海舍湖畔俏新颜
作者:宰清海 时间:2020-05-08 阅读:244
海舍村位于炉山镇政府西部,距威宁县城20公里,其东与乌撒烤茶产地相接壤,南与乐溪村为邻,西与六盘水至威宁县主干道相链接,紧靠草海镇。平均海拔2050米,整个地势为东南低、西北高,素有“高山梁子只种荞,低热河谷能出苕”之称。由于相对高差悬殊,积温差异大,海舍村立体农业特点显著,同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着可观的发展条件。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力度逐年加大,炉山镇海舍村抓住发展机遇,在市县乡各级政府积极支持下,通过依托现有资源搞活乡村旅游,大力开展道路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建设饮水工程等,让原本“春来黄土飞、夏来暴雨忧”的村困得到了有效改变。
“十几年前,海舍就是土墙房、泥巴路,种点包谷洋芋还不够吃的穷地方。”村民李启安感叹道。
一波碧水养海舍
2012年以来,海舍村抓住威宁“旅游活县”的战略机遇,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利用海舍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神话传说,不断推进海舍湖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修建好了通往海舍湖的水泥路和环湖路,完善了湖边广场、篮球场、凉亭、太阳能路灯、绿化树等配套设施,总投入达400万元;周边农户开起了农家乐,游客享受地道农家风味。如今慕名来此的游客越来越多,海舍湖已成为周边游客休闲、娱乐、赏景的好去处,很好地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村庄靓丽入画来
“海舍村根据政府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狠抓死角、薄弱环节,为提升本村环境卫生水平积极奋斗!”下沉干部陈洪忠说到,如今走进海舍村,你可以清楚的看到道路两旁新安置的环保垃圾箱;村干部开着宣传车,上面挂起大喇叭在村庄各个点大力宣传改善环境卫生的知识。原本“脏乱差”等突出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村庄道路变得更加整洁干净,村民环境卫生意识也在逐渐提高。
完善基础固发展
海舍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早,建设力度大,现已基本完善。一事一议项目通寨硬化总长度6720米,总投资1357820元,并实现主干道常规化管理,将本村的一部分精准扶贫户、低保户纳入道路保洁队伍,维护好道路同时,还增加了一部分贫困户收入;网络覆盖全村,补齐原本网络差、信号差短板;整改危房修筑新房,解决住房忧住房安全问题。
海舍村海拔高,属喀斯特地貌,缺水问题突出,尤其是安全饮用水已经成为直接影响当地农民幸福感的突出因素,用当地村民常说的:“活活守着一个大水塘,就是解决不好吃水!”,所以农民只能靠挑水、背水吃,至于农业方面完全就是靠天吃饭,为此,海舍村村两委积极对接政府,干部带头挖管道、修水管,做思想工作,用三轮车把水接进了农户的家中,解决了全村400余户人家吃水难的问题,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也赢得农民的信赖,为打好本村脱贫攻坚战补齐短板。
随着扶贫力度、发展力度的加大,海舍村产业结构调整就迫在眉睫,如何能让村民接受、如何发展好就显得重要,海舍采取“摸着石头过河”老办法,在村干部带头下,走出了调整产业的第一步,改变原有的高杆作物种植,推广种植烤烟400余亩,并逐步将蔬菜等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引入种植,从而提高本村农耕土地利用率和村民收入。.
当下,正是全县脱贫决战关键时期,各项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海舍村村支两委干部积极走访精准扶贫户、低保户,积极了解情况补短板,为海舍新村,美丽人家,幸福小康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