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5-19

雪山镇: 经果林变成“金果林”

作者:祖海雪 时间:2020-05-19 阅读:15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雪山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果林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增收的同时,也提高了全镇的绿化造林面积,带动群众通过生态脱贫致富。
  走进雪山镇鱼塘社区鱼塘组,精准扶贫户施宗芬正在自家的苹果园忙活,2014年由于丈夫患病去世,三个孩子正在上学,全家的生活开支都落在了施宗芬身上。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加上自己有种植的经验,她在自家的土地上全部种了苹果,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果园的种植面积从几亩发展到了30亩,不仅实现了脱贫,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
  见到记者,施宗芬开心地说:“我家种了种了30亩苹果,现在20亩已经挂果,今年结的苹果还算可以,管理得也好,可能要卖十多万元”。
  采取“集中连片种植+农户自愿分散种植”的模式,通过政府引导、技术支持、保障服务,实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促进果农增收致富,雪山镇打造出苹果发展新模式。
  鱼塘社区由于气候条件和海拔高度适宜苹果种植。近年来,雪山镇大力鼓励老百姓通过种植苹果增加收入,往日的荒坡山地披上了绿衣裳,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据雪山镇鱼塘社区主任杨选文介绍 ,鱼塘社区荒山地特别多 ,遇上暴雨容易引发山洪,鱼塘社区因地制宜,搞起了糖心苹果种植,大力发展经果林。为了提高苹果的种植成活率和实实在在的效益,雪山镇在每个村(社区)都有一名果技员进行从种植到管理等一系列种植技术的指导,切实为当地果农打下了一剂强心剂。
  雪山镇鱼塘社区果技员管彦军说:“平时我们通过课堂的培训、田间院坝会等进行苹果种植技术培训,教授从种植、管理到采摘一系列技术 ,增加苹果的产量,提高农户的收入”。
  同时,为了让老百姓在短期内也有经济收入,鱼塘社区在栽种一两年还未挂果的苹果基地里,采取套种矮杆经济作物植烤烟、马铃薯、豆类等,实现短期经济效益。等苹果全部挂果以后,就可以直接完全依靠苹果来增加收入。
  据悉,鱼塘社区采取“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以苹果产业为核心,大力调整鱼塘社区产业结构,社区共种植苹果6800亩,覆盖了360户 1530人。
  为了做大做强经果林产业,雪山镇下设工作专班。统一栽种,着力提升栽种水平。坚持把种植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作为促进全镇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加强对果农打坑、苗木移栽、肥水管理、培养枝条、综合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技术的培训力度,2019年以来,该镇组织培训14场次1500余人次。
  同时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力度,做好保障服务工作。采取县上扶持、乡镇补助、群众自筹等多种途径,积极争取上级财政配套建设果园生产道路、灌溉系统和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18年2019年雪山镇党委政府用于苹果种植的浇水、栽种等补助共20余万元,注重示范带动引领,助农脱贫增收。通过现有的7个苹果园示范场、8个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56户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引领,雪山广大果农的苹果种植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经济收入得到增加,脱贫致富成效明显。
  截至目前,雪山镇共种植苹果5.7万亩,已挂果面积为2.1万亩,总产量达2.2万余吨,实现经济收入达8442万元。现有苹果示范场(园)7个,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8个,30亩以上的56户,涉及1267户6331人,其中贫困户590户2468人。
  雪山镇副镇长虎杏说:“下一步,雪山镇将持续用好产业革命‘八要素’,贯彻落实好省、市、县相关决策部署,持续用好‘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继续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不断完善果林设施建设,继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大力发展好产业,为全镇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产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