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原明珠”更璀璨
作者:陈美群 时间:2020-05-20 阅读:187
让“高原明珠”更璀璨
——威宁自治县草海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纪实
记者 陈美群

治理后的草海北坡。(记者 何欢 摄)
初夏,游走在如诗如画的草海湖畔,因为这片海,你会爱上这座城。
草海是贵州省最大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因水草丰茂而得名,生物资源丰富,有生物物种2600余种、鸟类246种,每年到草海越冬鸟类达10余万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就有1600余只。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治理,强化项目谋划争取、落地见效,强化综合执法,强化保护监管,努力实现“水清、山绿、景美、人和、鸟欢”的治理目标。
狠抓综合治理
威宁紧紧围绕“治山、治水、治环境”的思路,采取退城还湖、退村还湖、退耕还湖、治污净湖、造林涵湖等综合措施,统筹、协调推进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
退城还湖,确保生态空间。废止重叠区域县城总体规划,完成保护区确界立标,腾退原城市规划用地22652亩,收回保护区内原出让开发建设用地2182.5亩,用于植被恢复,拓展了生态空间,拓宽了保护区域。
退村还湖,减少人为活动。实施草海生态敏感区棚户区改造,逐步从源头上减少人类活动对草海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退耕还湖,建设鸟类家园。完成6万亩退耕还湿征地,有效缓解“人鸟争地”矛盾的同时,黑颈鹤等鸟类栖息地生境范围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治污净湖,消减污染负荷。建成老城区污水收集管网34.32公里,疏通改造原有管道3.25公里。草海1万吨污水处理厂、环草海19个分散式污水处理站、西海码头水质净化试点工程建成投运。白马河、大中河、东山河、万下河入湖河口湿地已建成,恢复湿地面积956亩。威宁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建成投运;鸭子塘历史遗留铅锌废渣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建成投运;入湖污染负荷大幅削减,上游重度污染区黑臭现象已消除,水质呈向好趋势变化。
造林涵湖,减少水土流失。完成草海流域造林绿化43500亩。其中,石漠化治理区封山育林21000亩、县城周边重点区域大苗绿化2000亩、草海上游低效林改造10500亩、退耕还林4000亩、(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