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群众 敢为人先
作者:张忠勇 朱丽娟 时间:2020-05-26 阅读:166
心系群众 敢为人先
——记六桥街道前进社区党支部书记唐世刚
通讯员 张忠勇 朱丽娟
唐世刚自2010年担任六桥街道前进社区党支部书记以来,千方百计为民谋发展、办实事、办好事,成了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书记”。
抓班子 强队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针对社区两委班子软弱涣散、账务不清、议事决策不规范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唐世刚首先在抓班子、带队伍上下功夫,组织两委班子制定了理论学习、党日活动、民主议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创新推行了“社区两委轮流值班”的两委成员坐班制,形成了党员合力,树起了班子形象,赢得了群众信任,凝聚了发展共识。
同时,他重视发展党员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2010年以来先后发展了15名新党员、预备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50余名,社区班子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前进社区党支部2019年被评为“全县脱贫攻坚优秀党支部”,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调整产业 带头致富
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前进社区土地靠近草海,拥有较丰富的水源的优势,唐世刚带领大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适应本社区的农产品种植。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成立水生蔬菜专业合作社,种了500余亩从武汉引进的荷花、英国豆瓣菜、水芹等17个品种的水生蔬菜,使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还把闲置在家的居民组织起来,成立了“家政服务队”,吸收了80余名闲余劳动力就近就业,解决了社区部分闲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经济收入。
带领党支部领办旅游专业合作社1个,按“社区党支部+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年终按“721”模式进行分红,收入的70%用作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劳动情况进行分红;20%提取留存资金,作为合作社发展资金及风险防控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经营、弥补亏损;10%作为奖励资金,用在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奖励资金。
充分利用“10+N”公益性岗位,为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公益性岗位4个,同时带领群众与辖区用人单位开展合作,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各用人单位就业,先后使辖区群众21人实现稳定就业。
心系群众 敢为人先
唐世刚说:“当村官就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只有心里时刻想着老百姓,老百姓心里才会有你。”
由于社区大部分土地都靠近草海,每年雨季,就有五成的土地被海水淹没。2019年夏天的一个深夜,草海周边突降暴雨,瓢泼大雨使唐世刚怎么也睡不着,他连夜从家里赶往社区里,冒着大雨带领社区干部挨家挨户查看,并将群众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去年秋天社区居民户雷克永因病去世,家里无钱对其进行安葬,唐世刚便发动社区党员和社区干部一起捐款帮助安葬了雷克永;看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戴玉书家庭困难且又失业在家,唐世刚就多方联系用人单位,最后将戴玉书夫妇安排在保洁公司做保洁员,现在戴玉书夫妇每月收入3600元,已经稳定脱贫,日子越过越好。
该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雷永强之子雷杨厌学不愿读书,唐世刚知道后,先后5次到雷永强家里为其做思想工作,向雷杨深入耐心讲解读书的好处,最终做通了雷杨的思想工作,帮助联系其到贵州工贸职业学校读书,让这个即将辍学的青少年重新回到了学校。
勇于开拓 创新思路
不断创新思路,探索工作方法。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因棚户区改造、草海退耕还湿土地征收所引发的矛盾纠纷上访问题、群众缠访闹访时有发生,部分群众因上访耗费精力和财力,一度呈现因访返贫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唐世刚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上提出了“变上访为下访,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思路。
针对各居民小组上访工作实际,社区支部各包组领导主动到群众中,反复做工作,有效化解矛盾,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社区支部班子成员累计主动“下访”妥善化解各类纠纷矛盾83起,有效杜绝了群众因“上访”致贫、返贫的现象,为辖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站提供了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