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5-27

让青春在脱贫攻坚一线闪光

作者:周璐 赵峰 陈逍 时间:2020-05-27 阅读:175


 让青春在脱贫攻坚一线闪光
——记融媒体中心派驻兔街镇驻村第一书记李甜和马雪
记者 周璐 赵峰 陈逍




李甜在走访农户




马雪在走访农户


  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威宁自治县县直部门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轮战”驻村帮扶,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一刻不停、一天不误,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的广阔舞台,在攻坚冲刺中书写着无悔的青春篇章。

李甜带领驻村干部大走访大排查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位,县融媒体中心派驻兔街镇新光社区的驻村第一书记李甜和新升村的驻村干部马雪。
  一大早,李甜就带领驻村干部来到新光社区十组,再次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工作,挨家挨户讲政策,为乡亲们答疑解惑。村民施绍珍家是社区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人一直住在年久失修的危旧房中,家中陈设也较为简陋。经驻村工作组争取,施绍珍一家获得了危改补助资金建起了新房。采访当天,恰逢施绍珍一家搬进新房,李甜就带领驻村干部上门了解困难问题,帮助补齐短板弱项。
  看着上门来的李甜和驻村干部,施绍珍很是感激:“她们来了以后,房子修好了,牛也买来喂好了,也有工作做了,老伴也领养老金了,现在日子越过越好”。
  驻村伊始,李甜就带领驻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排查,了解全社区945户农户基本情况。对于村民存在的困难短板,李甜都认真做好笔记,团结社区两委和驻村干部,凝心聚力战、具体深入改,想方设法化解补齐。为认真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李甜把自己的两个小孩托付给年迈的公公婆婆照顾,真蹲实驻、全心全意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把社区里的群众当成自家亲人,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将一件件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得稳稳当当,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头,都亲切地称呼她小李书记。
  新光社区山高坡陡,基础设施薄弱,资金、资源缺乏。面对贫困落后的境况,李甜进田间下地头,倾听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跑部门、进企业争取项目资金帮扶,补齐短板弱项,确保脱贫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谈到下一步的工作,李甜显得信心十足,“三年的驻村工作让我和这里的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最后冲刺阶段,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我一定带领剩余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马雪忙着为贫困群众补短板
 
  在与新光社区相邻的深度贫困村新升村,县融媒体中心选派驻村的干部马雪也正忙着“补短板”。
  “坑要有盖,这里是4个平方,高2.25米,要封顶,要抹面,男、女蹲位要分开,要有门。”记者见到马雪时,她正在指导苏会华进行改厕工作。
  苏会华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成员,他们一家长期外出务工,走访排查中,马雪发现该户房屋面积不足,“三改”工作滞后,便多次入户宣讲扶贫政策,多方努力帮助补齐短板。
  采访时,天空忽然飘起了蒙蒙细雨,马雪就立马赶回住处,趁着下雨,把之前准备好的辣椒秧苗分发给乡亲们,让大伙发展辣椒种植,实现增产增收。
  马雪是一名90后,三年前驻村时,孩子还未满周岁,本有机会回原单位工作,但她依然选择了坚守,主动提出申请继续驻村帮扶,继续奉献青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用马雪自己的话说,青春就应该是用来奋斗的,“驻村就是要真正的静下心 驻下来,为群众做一些实事,哪怕是调解一个家庭的矛盾,给不识字的老人交电费,给小朋友买双鞋等等,我会继续坚守,为自己的驻村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无悔自己的青春。”
  脚上沾的泥土多了,离乡亲们的心也就近了,静下心、沉下身、真蹲实驻,倾情帮扶,只有用心用情为群众谋发展、解难题,才能在脱贫攻坚这场大考中交上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