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创建“扶贫车间” 实现就业稳岗
作者:周星 张远超 时间:2020-05-27 阅读:187

车间工人正在作业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立足实际,本着劳务输出和本地就业两手抓、两不误、双促进原则,科学制定“稳、扶、帮”三结合工作机制,依托经济开发区企业多、吸纳能力强等优势,创建“扶贫车间”,全力推进贫困劳动力就业稳岗工作,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5月22日,记者走进威宁经济开发区荣轩鞋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流水线上,几十名工人正娴熟地生产着鞋子半成品。该企业是一家“扶贫车间”,主要吸纳周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稳岗,助力贫困群众按时脱贫出列。
67岁的王进强老人,是从云贵乡新民村搬到五里岗街道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去年8月以来,他和老伴一直在这里上班。如果按照公司招工要求,他们的年龄均已超出规定年龄,但公司负责人在了解王进强一家实际情况后,破例招收了两名“老工人”,并给他们安排了较为简单轻松的刷胶工作。
“我家老两口都在他们鞋厂里做工,一个月老两口可以挣到2000多块钱。”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王进强笑着说。
荣轩鞋业主要生产鞋子半成品,并固定销往广东惠州一带,每年要销售100多万双。因产品质量过硬,惠州的厂家应收尽收。李安乐也是一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他有一个正读小学的女儿,受疫情影响,女儿还未开学,单独留在家里又没人照管,他索性带着孩子来车间里上班,企业负责人不但没有责备,反而为孩子安排了学习场所,让他可以安心务工挣钱。
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李安乐说:“在这里上班工资待遇还可以,每个月能够拿到3000元至4000元。”
王玉艳是小海镇响水社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成员,由于要照顾家里,今年未能外出务工,通过培训后,她顺利找到了工作,成为荣轩鞋业的一名新员工。“我3月25号到这个厂来上班,工资能拿2000至3000块钱,待遇还是不错的。”王玉艳满意地说。
“扶贫车间”的创建,人性化的管理,有效解决了贫困劳动力就业难问题,助推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顺利脱贫。
威宁荣轩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明轩介绍:“现在已经有70多个工人,90%是精准扶贫户和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我会准时发放他们的工资,帮扶他们就业脱贫。”
就业扶贫是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稳定、增收脱贫”的有效途径,扶贫车间的创建,为贫困群众就近就业搭建了良好平台。目前,威宁共有“扶贫车间”6个,其中两个由市挂牌创建,其余4个为县挂牌创建,均采取“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运营模式,涉及制鞋、服装、农产品加工等行业,解决1300余贫困劳动力就业稳岗问题,助力贫困劳动力按时高质量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