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6-01

宋自成:把初心和使命镌刻在“第二故乡”

作者:杜应妮 陈留荃 时间:2020-06-01 阅读:158


 

宋自成(左一)关心关爱老人

  宋自成于2019年6月从毕节市民政局到威宁自治县金斗镇挂职党委副书记,挂职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他乡当故乡,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履职尽责,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镌刻在了“第二故乡”——金斗镇。
  “一定要保持室内的整洁,床不能搞脏、搞乱,然后要给做饭的人讲清楚,他的饮食不能太油腻。”
  这是宋自成在金斗镇敬老院嘱咐管理人员要精心护理71岁的葛兴亚老人,这位来自红石社区的瘫痪的特困老人,由于家属无法照顾,宋自成了解情况后,协调老人住进了敬老院,还安排专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目前,敬老院的11个特困老人吃住有保障,生活有人管。
  金斗镇社会事务办负责人朱天平说:“敬老院的食堂也争取了民政局的支持,还有市局的支持,给了五万块钱来改造,另外宋书记来了以后,每一个老人都配置了衣柜、床被,还有洗漱的工具,他随时来敬老院来看望这些老人。”
  民政兜底保障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事关脱贫成效和脱贫质量。宋自成从毕节市民政局到金斗镇以来,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民政工作全局,切实抓好民政兜底保障工作。“重点的就是把符合条件的,特别是贫困户尽量纳入低保的范围,还有出现一些临时困难的,通过临时救助的政策,来进行救助,对其他的孤儿,特困老人按照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的原则全部纳入保障的范围,目的就是尽量兜住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宋自成说。
  联系包保坪子村以来,宋自成始终突出“大党建”引领,着力提升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争取市农投公司投入50余万元,落实坪子村200亩蔬菜基地项目,优先安排贫困户进场务工和管护,40多户贫困户受益。
  金斗镇坪子村村民朱习本开心地说道,“以前在家只是种点包谷,栽点洋芋,现在在基地上犁地、打土、开箱、管水,现在每个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
  据了解,目前已落实土地流转费、劳务费近20万元。积极协调推进金元集团光伏发电项目,落实投资9000多万元,装机容量2万千瓦,流转土地400多亩,惠及100多户农户。
  为了加大环境卫生宣传整治力度,宋自成带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评比制度,落实“三化” “两化”资金20余万元,落实保洁员责任制,实行责任到人,定期打扫,坪子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据宋自成介绍,针对收入、住房、医疗、教育短板问题,金斗镇全面进行排查,从去年10月份以来,排查出的短板问题280多项,把所有的问题上墙,进行销账管理,通过公益性岗位、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措施,并争取市民政局落实产业扶持资金6万元、走访慰问资金7.5万元。落实各类救助资金10余万元;累计投入补短板、提形象资金50多万元,全力把短板补齐。
  来到坪子村后,宋自成全面深入走访所有农户,对排查出的10余户户内漏人、老年人分户识别等问题,按照动态管理要求进行整改。截至2019年底,坪子村剩余贫困人口6户26人,贫困发生率由37.24%下降到2.29%,顺利实现减贫摘帽。对宋自成来说,金斗镇就是自己的“第二故乡”,这里的村民就是自己的邻居和家人。
  宋自成发自内心地说道:“希望把自己的青春,融入到我们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来到金斗以后,我和这里的老百姓感情深厚。”
  宋自成心系群众,扎根基层,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履职尽责,得到当地干部和群众的好评。
  金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英海说:“宋自成同志是一个讲党性,有初心和使命的人,能够扎根在群众当中,能够深入到基层,能够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当中来,为金斗的精彩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