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6-02

海拉镇: 三提解三难 饮水安全不再难

作者:余静波 时间:2020-06-02 阅读:160


   坐落在牛栏江畔的海拉镇,因三面环水素有“海拉半岛”的美誉,但由于境内地势落差大和独特的喀斯特溶岩地貌,造成了海拉镇人民群众长久以来“看水容易,吃水难”的历史局面。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海拉镇始终把“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提升工程覆盖面,工程管护力度和应急处理能力,化解农村饮水安全难题。
 
提升工程覆盖面,解决取水难题
 
  “以前用水很困难,都是用背或挑,因为路程远,成年人一次只能背50斤左右,大家用水很节约,都是做饭、洗脸、喂牲口,现在不存在这些问题了,自来水管安到家门口,吃水不再是难题了,村子里好多人家已经装上了太阳能。”平原村平原组陈加柱说道。
  这些变化都是来自于近年来海拉镇按照省定“11235”脱贫饮水不愁的标准,提升安饮工程覆盖面,有效解决群众取水远,吃水难的问题。2015年以来,海拉镇共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9个,覆盖农村人口6630户32158人,其中贫困户1984户8682人。实施集镇及周边供水巩固提升工程1个,覆盖2210户11080人,其中贫困人口483户1945人。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除去整寨搬迁村寨,所辖18个村107个自管委实现了村村都有工程覆盖,户户都装好入户管道。在“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中,海拉镇投资79万余元,修建8个高位水池,替换3万米入户管网,通过加装扬程水泵等设备,补齐8个村281户人的饮水短板。

提升工程管护力度,解决长效管理难题
 
  “三分在建、七分在管。”为让安饮工程发挥长效作用,满足群众对“干净水、放心水、”的期盼,海拉镇秉持“管建并重”的理念,不断摸索、完善安饮工程长效管护机制。在不断摸索中,创建了服务外包的长效管护机制。通过将全镇安全饮水工程管护外包给“海拉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心”,政府定价自流水每吨2元,电提水每吨5元,管理中心每村配备不低于2名管护人员按照定价收费管理,所收费用80%用于支付管理员工资,20%归管理中心用于采购设备、维修材料与维持管理中心的运行。经过近3个月的试运行,海拉镇安饮工程长效管护机制正逐步建立、完善,并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管理服务上,管理中心明确专人对各村划片、分段进行管理,制做安全用水明白卡,包括管护人员联系方式,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装订在连心袋,便于群众及时联系管护人员。
  “水管安装起很长时间了,原来的时候水管被损害,长时间没人修,也没有水吃,现在很少断水了,水管坏了打个电话就有人来修。”陈加柱说道。
 
提升应急处理能力,解决季节性缺水难题
 
  针对海拉镇冬末春初季节性缺水较为突出的难题,海拉镇在提升工程覆盖面和管护力度的基础上,制定季节性缺水应急预案,通过错峰供水和应急补水、供水的措施,及时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缓解短期缺水的现状。今年5月初以前,受降水量稀少的原因,海拉镇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镇党委政府积极启动应急预案,通过补充寻找常流性水源对季节性饮水工程进行应急补充供水,同时政府派拉水车紧急向缺水严重的村组进行应急供水补水,村民通过自家小水窖蓄水补水,针对需要分片区和分时段轮流供水的村组,政府水利部门和村两委及时宣传,向群众发放分片区和分时段供水通知书,让群众做好应急供水准备。截止5月中旬,管理中心拉水车出动32余次,涉及四个村。全镇范围内,除各学校外,所有用水点都实行错峰供水,截止5月20号,海拉镇迎来持续性降水以来,通过应急预案的启动,海拉镇未出现大面积、持续性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