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6-03

叶赟:银华村好支书

作者:唐爱梅 罗纱 时间:2020-06-03 阅读:171


   银华村村民遇上叶赟都会亲切叫一声“叶书记”。叶书记心里记着全村大小事务,悉数掌握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和每个人都能心贴心“拉家常”。
  2018年1月,叶赟被选派到羊街镇银华村担任第一书记、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2019年5月被任命为银华村脱贫攻坚组组长。
  初到银华,叶赟迅速将个人融进整村这一“大家庭”中。为了尽快掌握村情村务,他深入每一户村民家中了解基本情况,和群众进行深入交流,以便于日后开展工作对症下药。
  叶赟说:“在走访的时候宣传政策,和群众深入交流了解其基本情况,掌握他们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及内心需求,为制定‘一户一策’奠定基础。”
  忠诚履职,始终把第一书记的职责扛在肩上、记在心上、践行在行动上,叶赟通过多次深入走访,找出致贫症结所在,并迅速结合银华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谋篇布局。
  2018年以来,叶赟带领村支两委对全村362户一般户,1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留守儿童、困难党员、村离休老干部等开展了全方位、无死角、反复多次的“大走访、大排查”,每到一户,他都一丝不苟,细访家庭人口、就学、就医、饮水、住房、就业、环境卫生以及社会关系等。他的足迹遍布银华村每家每户,也让每一位银华村民都把他当做银华人。
  他说:“我只知道哪家在哪个位置和基本情况,但是走访过多少次,我真的数不清了。”
  吃透民情民意,理清发展思路,正因将足迹遍布全村,将全村村民记挂在心中,才能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打造出一条变“输血式”为“造血式”扶贫的良性发展脱贫之路。
  银华村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全村共597户261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35户,属典型的贫困村。
  2018年至2019年,村党支部凝心聚力,专注矛盾纠纷排查、协调土地、规划房屋建设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全力服务全村路网改造和完善,致力打通这条通往小康的致富之路。截至目前,银华村完成通村公路和“组组通”建设共计9.8公里。
  改民生,抓亮点,全面补齐亮化工程短板。2019年6月,村党支部持续发力,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共实施院坝硬化1806平方米、串户路硬化11198.6平方米。省“奋力冲刺90天,坚决打赢歼灭战”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叶赟带领村脱贫攻坚组争分夺秒,完成26户贫困户3411平方米的串户路硬化工程,全力提升脱贫形象。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愈加美好,如何让百姓腰包鼓起来,时时牵动着叶赟的心。银华村土地富饶,集中连片,为做好产业这篇文章,叶赟多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与群众促膝长谈,谈党组织的优越性,谈发展,谈致富,谈未来,最终谈出了3200亩的苹果连片种植、1000亩的“三白”蔬菜基地、2500亩的马铃薯种植。
  为充分整合资源,使全村产业实现长远发展,村党支部领办发展合作社,带头发展种养殖,在苹果地里套种发展蔬菜基地,覆盖全村贫困户,帮助实现就业务工;利用资源优势,实施能繁母牛养殖项目,以统一保险、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饲草、统一销售等“六个统一”作为保障,引导村民入社,现全村养殖规模达370余头。
  叶赟说:“乘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我们今年将在苹果基地里套种1200亩芥菜,进一步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芥菜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统一种植管理销售。基地现正在移栽芥菜苗,每天可带动60余人实现就业,务工工资为80-100元,可切实帮助群众提高收入。
  脱贫攻坚冲刺阶段,银华村正全力排查,精准补齐短板。叶赟说:“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我们目前正全力补齐交通、住房、安全饮水等方面的短板,确保交通建设更加完善,村民住房有保障,安全饮水和产业用水跟得上,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