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6-10

找出薄弱点 啃下“硬骨头”

作者:   时间:2020-06-10 阅读:165


 (上接1版)
  李林有坦言:“我刚来,是生手,还是得用好当地干部。”一到玉龙坝镇,李林有一边广泛了解当地干部,一边全面了解乡镇情况,“让合适的人干好事。”
  督战中,贵州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门及时对18家签订责任状的省直部门和“9+3”县区等地和部门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对83名不胜任的干部进行调整。今年以来,全省各市(州)对185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39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调整充实,确保尽锐出战。
 
  是否关怀一线干部
  一线干部干得好,更要用得好
 
  今年4月下旬,因为脱贫攻坚实绩突出,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塘坝镇红竹村的“80后”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邹进被提拔为塘坝镇党委组织委员,担任乡镇副科级领导职务。
  2018年,邹进刚结束在深度贫困村小石界村的扶贫“战斗”,镇领导有意让他回单位“休整”,但他婉拒了:“最后一个贫困村,让我去!”他再次踏上新征程,奔向全镇最后一个贫困村——红竹村。红竹村位于沿河县北部,贫困发生率高,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弱,任务艰巨。
  来到红竹,邹进改进工作方法,实行干部包片包组,抓阵地建设、抓产业发展、抓民生工程。一年多来,各项工作有章有法:通过推行制度上墙、党员考勤、定期报告等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规模化种植1384亩,修建水池11个600立方米,铺设管道25300米,解决了全村1500余户村民的饮水问题……红竹村如“变戏法”般换了新面貌。2019年,红竹村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脱贫成效考核,排名全省靠前。
  “对于这些啃‘硬骨头’的一线干部,干得好,更要用得好。”铜仁市级第八督战分队队长张三海说,督战中,铜仁市把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5”激励关怀体系作为监督主要内容,从政治教育引领担当、选拔任用引导担当、容错纠错推动担当、激励褒奖促进担当、“关键少数”带动担当等5方面进一步落实各项激励措施。
  贵州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门在督战中督促做好面向脱贫攻坚一线表现优秀人员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工作,全面清理、核查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是否做到每年1次健康体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全方位关怀一线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转自《 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