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会我的
作者:董建华 时间:2020-06-10 阅读:161
那一年,我大学毕业不久,刚踏进校园,意气风发,特别是走上讲台的那一刻,面对眼前一个个充满了青春和活力的学生,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尽最大力量将他们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
那时,从接受高一年级开始,我白天深钻教材,辅导学生,与他们聊天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以确保我对学生的承诺:“创造一个不流失,不处分,不开除,不因违纪找家长,学习成绩全校一流的班级”。夜晚,我认真研读各种理论书籍,以确保我的教法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成长的需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的艰辛付出带来了累累硕果,连续两年,我所带的班级综合成绩评比连续四个学期全校第一,且在大多数考试中,我们班的成绩高于全校第二名近30个百分点,学校也给了我一系列的荣誉:优秀通讯员,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当我满怀信心准备带领同学们冲刺高考时,在高三聘任中,将我从高一所带上来的班级改换他人,我不再从教我原来的班级,而是另外安排了一个我非常不乐意带的一个班级,且撤换了我的班主任工作。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气愤,痛苦,恨自己怀才不遇,意志开始消沉,满口牢骚,原来的豪气壮志烟消云散。
在我对工作开始敷衍塞责之时,一个周末,父亲打来电话,希望我回家去一趟,接到电话,我才想起,为了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我近一年没回家看望父母了。
回到家里,父母不在,邻居说二老白天很少回家,一直在卖柑橘。我找到柑橘收购点,在卖柑橘的一个角落处,我那长期患有心脏病的父亲,弓着身子,咳嗽不止,两腿中间夹着一个能放两个煤球的烤火炉子,用一件很脏、很大、还是80年代时的军大衣,紧紧包裹着他那多病的身子,眼睛紧紧盯着面前大约放着30多斤柑橘的框子。
不远处,母亲肩膀上背着30多斤、手里提着十多斤柑橘,正步伐艰难的朝父亲走来。
看到我与妻子,父亲像孩子般的向我报喜:“我两今天卖了500多斤柑橘了!”
母亲也放下背上的柑橘,兴奋地说:“你们回来啦,走,我们回去,今天的柑橘不卖啦。”
看到二老牵着手,拿着卖柑橘的用具,步伐蹒跚但又兴奋地走路的样子,我和妻子的腿却怎么也迈不动,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二位老人,七十多岁了,一次采摘不到50斤柑橘,今年竟然卖了一万多斤柑橘!
回到家里,母亲高兴的从箱子里拿出一个黑黑的包裹,一层层打开,露出一叠叠钞票,两千多元,这是他们今年的全部收获,请我们分享他们今年的成绩。
我说:“两角钱一斤的柑橘,也太不划算了,这柑橘不要再种了。”
母亲沉下脸,严肃地反驳:“今年柑橘的价格是不贵,可往年的价格还是可以的,我们一天到晚,玩是过一天,做事也是过一天,玩一天什么收获都没有,做事,至少还有收获的希望,如果我们整天玩,从哪赚来两千多元?至少替你们减轻了经济负担吧。这个社会真好,只要肯劳动,就能挣钱,要是我们再年轻十年就好呢。”
这就是我的父母,七十多岁还在辛辛苦苦劳动,并且把劳动当做一种乐趣,何曾想过什么不公不正,他们心中何曾有过怨气?
面对父母,我有些羞愧,周一回到学校,我重新拾起了工作热情,在高考中,我所带班级的数学以绝对优势继续雄踞全校第一名。
在那以后,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遇到何种不公、不如意,我始终对生活、对工作充满了激情和信心,从父母身上,我学会了远离抱怨,埋头苦干,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