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镇:长短结合助增收 绿色经济益生态
作者:唐爱梅 罗纱 时间:2020-06-15 阅读:170
仲夏六月,处处生机。走进岔河镇银厂社区,远眺山野,青山叠翠,整个社区都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下,绿叶之中,一个个核桃随风摇曳。
银厂社区地势陡峭,土地稀薄,鲜有平地,以坡耕地居多,人均耕地不足3亩,产业发展限制较大。在有限的土地上探索发展之道,银厂社区充分利用好荒山坡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核桃套种洋芋、豆类作物的立体农业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长短结合,助力当地百姓增收。
银厂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阳说:“社区主导产业以核桃为主,总种植面积800亩,为改进核桃品质、提高产量,去年我们邀请了专家进行品种改良,改良了350亩近2万株核桃苗。”
除了在核桃产业方面做好文章,银厂社区还积极探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今年社区引进种植花椒400亩,并在花椒树下尝试套种辣椒100亩,带动老百姓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实现增收致富。
荒山造林绿了山头,林下空间也让产业发展丰富化、多元化有了更多可能。
在银厂社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养鸡场里,孵化器正在培育新生命,满山松林下的土鸡悠闲踱步,这里逐步形成了“鸡下蛋、蛋孵鸡”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
据了解,该养鸡场由银厂社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管理经营,目前饲养鸡800羽,“林下养鸡”项目主要通过“3+1+1”模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分红,初见效益后,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占比60%,村集体经济占比20%,合作社分红占比20%。
“‘林下养鸡’项目潜力很大,我们找准产业,完善产销对接,做好利益联结,相信今后‘林下养鸡’会变成我们社区经济效益较高的一个支柱产业。”刘阳说。
近年来,岔河镇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用一棵棵华山松、火棘逐步开展生态绿化,遏制水土流失,在适宜发展经果林种植的地段进行产业发展探索,目前全镇范围内共有核桃3万亩、板栗8400亩、软籽石榴1800余亩、油茶约1.7万亩、蜜橘1200亩。在脱贫攻坚战冲刺阶段,岔河镇因地制宜全力补齐产业短板,规划种植辣椒3500亩、金丝皇菊200亩,助力贫困户实现收入达标。
岔河镇核桃产业规模大、覆盖面广,10年以上成年树面积达1万亩以上,全镇正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利用好核桃嫁接技术,提升核桃的质量和产量,促进核桃产业快速发展,打造百年古树核桃品牌,提升知名度,提高附加值,致力于将核桃产业打造成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及“富民产业”。
岔河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赵泽义说:“我们2017年、2018年、2019年共高进行枝嫁接精品核桃1.3万余亩,精品核桃将作为我们重点打造生态岔河、核桃之乡的农业产业品牌。”
长短结合,以短养长,通过套种增加农户收入,同时积极利用好林下空间发展养鸡,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岔河镇今年争取“林下养鸡”项目资金100万元,在云沙村、沙营村、利毕社区、银厂社区打造四个点,每个点计划养鸡4000羽以上,通过务工、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顺利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