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
作者:辛祥 时间:2020-06-18 阅读:305
巾帼不让须眉
——记云贵乡马街村村党支部书记潘明路
通讯员 辛祥
当前,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在威宁脱贫攻坚村级战场上奋力冲刺,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们更是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为各村按时出列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云贵乡马街村,年轻的女支书潘明路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抓产业、补短板、提形象,用心用力,满怀扶贫之情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巾帼不让须眉。
抓党建引领,筑牢脱贫基础
马街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自然村寨,全村有村民 416户1589 人,除了1户汉族外,其余全是少数民族,是云贵乡唯一一个省级深度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户861人。在少数民族交错杂居、村民思想落后保守、工作协调难、基础设施滞后、发展底子薄、大部分村民还听不懂汉话的艰巨形式下,2019年6月份,云贵乡党委政府对潘明路委以重任,安排潘明路同志担任马街村村支部书记,面对如此特殊的村情和脱贫攻坚事业已到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从上任的那天起,她就成为了群众口中“小潘支书”,自2019年6月份上任以来,截止目前,一年时间里带领67户185人高质量脱贫,尚有未脱贫贫困人口19户46人,也即将迎来脱贫。
面对现状,潘支书自上任的那天开始通过对201户贫困户实地走访交谈、听取民众心声,了解民意,在她心里已开始谋划脱贫思路,潘支书深知扶贫先扶智,只有群众从思想上把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脱贫攻坚才有坚实保障,社会发展才有后生动力。“村两委”在扶智过程中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潘支书坚持“大党建”统领“大扶贫”工作思路,强抓党建,在她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规范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的运行机制和组成结构,在原有驻村工作组的基础上,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下沉帮扶干部、村支“两委”干部重新整合为马街村脱贫攻坚工作队。工作队下设数据动态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增收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4个工作组。工作组人员分配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进行合理配置。同时,按照自然村寨的分布情况,将全村划分为6个片区,采取片区负责制,每个片区由1名正式干部、1名村支两委成员、1名自管委主任共同负责。同时,潘支书注重党员引领,积极动员有一定技术和专长的农村党员配合开展工作,党员杨树华具备过硬的建筑施工能力,在潘支书的感召下,也积极加入基础设施建设组,配合工作组对全村37户农户的危房改造、20户农户的院坝硬化等工程进行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对全村的危房改造和两硬化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切都来源于潘支书的精准施策,全面工作部署,让马街村的脱贫工作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今年以来,全村416户(除全家外出务工)均实现了遍访3次以上,贫困户202户走访、遍访10次以上,建立各类问题台账6个,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问题400余个,全村累计培养致富带头人6人,发展年轻党员3名,解决贫困户就业60余人次,直接帮助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多元。
抓发展产业,巩固脱贫质量
马街村交通不变,气候条件恶劣,无支柱产业导致该村农户收入不稳定,经济发展不充分,缺乏持续性发展。潘支书带领工作组和村两委实地考察,咨询专家,了解群众意愿,立足当地实际,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争取项目扶持、种养殖项目政策补贴等,通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实地走访农户,做思想工作,宣传政策,动员农户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帮助农户增收脱贫。今年以来,全村种植马铃薯4000亩、经果林2000亩、魔芋150亩、紫皮大蒜400亩、种草养畜200亩、猕猴桃600亩。并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由合作社牵头,和贵州省金菊公司签订1000亩万寿菊种植合同,金菊公司提供肥料、地膜等生产物资,由合作社统一育苗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并组织收购。实现农户增收2000元以上。
抓卫生整治,提升脱贫形象
为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助力脱贫攻坚,脱贫形象是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重要环节,针对马街村农户环境卫生普遍较差现象,潘支书组织马街工作队通过签订环境卫生承诺书400余份、自编顺口溜小喇叭流动宣传30余次、按自然村寨召开群众会10余次、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评比等方式全面整治马街村的环境卫生,通过逐户上门指导、督促检查的方式,让群众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对家中无劳力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户集中村支两委力量亲自带头帮忙打扫,通过全面开展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拉近了扶贫干部与贫困户的距离,村庄环境都得到很大改善,集中整治行动效果明显。在看到部分群众因家中人口较多,没有多余衣柜存放衣服的情况时,潘支书在鼓励群众采取就地取材在家门口砍竹子来制成晾衣杆的同时,也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衣架等短板物资,共争取到500个衣架、19台电饭锅等短板物资、全面解决贫困户的生活困难,潘支书说:“在脱贫攻坚歼灭战已到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将继续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改善贫困户的居住环境和村庄环境,展现积极向上的精气神,为马街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党员干部带动、公益岗位主力、评比奖惩分明”的管理机制,全面唤醒了农户爱护环境意识、发挥了传帮带的积极作用,为全村环境卫生整治打开了新局面,全面提升了马街村的脱贫形象。
“以前我们老农民从来都不晓得要收拾屋子,每天要做农活,忙得要死,家里乱糟糟的也不会在意,但是现在潘支书来了,天天领着我们收拾屋子,她还给我们发衣架衣柜,帮我们挂竹子晾衣服,一来二去看到她就会条件反射的拿起扫把来扫地,扫干净舒舒服服的,我们自己也好过。”马街村村民李文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