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6-19

炉山镇新丰村:按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快进键”

作者:杜应妮 禄娅丽 时间:2020-06-19 阅读:202


 

恒大集团援建的蔬菜大棚

  近年来,炉山镇新丰村严格抓好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采取“党支部+集体合作社+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纵深推进全村产业结构调整,全面落实所有贫困户与合作社“村社一体”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在新丰村恒大集团援建的蔬菜大棚基地,工人们在大棚内除草、大棚外栽种树苗,各司其职。
  该村组村民陈正红说:“我主要负责大棚的浇灌用水,一个月待遇有2000多,又贷了5万块钱入股合作社,将来有点分红。”
  以前,这里是大型煤矿,生态破坏比较严重。近几年在修建大棚时,栽种了各种树苗,生态逐渐得到了恢复,逐渐产生了经济效益。
  新丰村党支部书记陈昌军介绍:“基地有320个大棚,每天在大棚务工的人平均有140多人。现在主要以竹柳、油茶、板栗的育苗为主,今年的收入大概在500万元左右。”
  2018年,新丰村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盘活600亩土地种植魔芋。魔芋属于半喜阴作物,因此还套种了玉米或苹果,纵深推进全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蔬菜产业调整540亩以上,推动集体经济年积累80万元以上。
  “用新丰村集体经济和其他20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共96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以新丰村流转的600亩土地、恒大帮扶的魔芋种子170多吨入股,形成‘党支部+集体合作社+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陈昌军说。
  新丰村全面落实所有贫困户与“村社一体”合作社形成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用土地入股,产生收益按“541”进行分红(合作社分红50%,贫困户分红40%,10%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带动贫困户594户,3003人增收。
  据了解,该村按照“9865”即900亩中药材(其中魔芋600亩、半夏300亩)、840亩茶叶、600亩经果林、540亩大棚基地的产业布局分布,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支部的引领作用,动员更多的党员、群众加入,发展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用“红色党建”促进了“黄土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