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镇:向石漠化要青山
作者:马兴 时间:2020-06-23 阅读:173
近期以来,牛棚镇强化统筹协调,不断推进荒山绿化造林工作。
地处牛栏江畔的团山村,是牛棚镇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缺水,是制约其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石漠化严重,是该村给人的第一直观感受。由于落差过大、提灌成本较高、住户过于分散,该村陷入了守着牛栏江却“靠山吃不了山,靠水吃不了水”的困境。
如何因地制宜,高效治理团山村严重的石漠化,让该村真正享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带来的生态实惠,是牛棚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补齐短板,齐心奔小康不得不面对的难题。经过反复研讨,最终该镇给出的答案是:念好“山”字经,唱响“树”字诀。
“在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林业站的实地指导下,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决定种车桑子来绿化荒坡,一是它耐旱;二是现在正值雨季,雨水充沛,播种成活率高;三是成活后,牛羊几乎不会啃食,绿化效果好。”团山村党支部书记范超说。
烈日下,20余人头戴草帽,排成长长的一列,各自忙着手里的活儿。
这些种树人都是该村的护林员,大多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户范美贤就是本次种树活动的带头人。“团山村这次荒坡造林面积有850亩左右,种子由林业站免费提供,我带着他们在这个山坡上种,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范美贤说。
树种播下,如何管护?牛棚镇自有办法。
“由183名护林员成立牛棚镇荒山绿化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后期管护,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下每个护林员月管护工资800元,由县林业局通过一卡通打到个人账户,大家积极性很高。”牛棚镇林业站站长范召会说。
范召会介绍,牛棚镇本次荒山造林工作覆盖团山、和平、发洪、红旗、新华、中寨、新营、新关8个村(社区),面积达4500亩,树种包括车桑子、华山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