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6-29

雪山镇:17万亩马铃薯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作者:张媛媛 孟性荣 徐冰洁 时间:2020-06-29 阅读:273


 

  本报讯(毕节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媛媛 孟性荣 徐冰洁) 仲夏时节的威宁自治县雪山镇,天高云低,漫山遍野的马铃薯花开正艳,白色的花朵点缀在绿叶间,生机无限。
  家住雪山社区的陈卫英,看着家门口长势喜人的马铃薯,满脸笑容地说:“今年种了13亩马铃薯,长得特别好,预计亩产能达到7000斤左右,还能卖个好价钱!”
  算着“经济账”的陈卫英觉得,自家的马铃薯之所以长得好,得益于从云南买回来的马铃薯新品种,亩产量比雪山本地品种要高,除了自己种,还卖了2000吨给政府开展扶贫。
  原来,陈卫英和丈夫管绍安不仅自己种马铃薯,还做起了马铃薯生意。
  早些年,管绍安瞄准市场空缺,当起“马铃薯中间商”,云南马铃薯上市时,将其运回贵阳等地批发出售,等威宁的马铃薯成熟后,又将威宁马铃薯卖到云南、四川、重庆等地。
  在买和卖之间,一家人不仅赚到了钱,还对马铃薯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雪山社区,像陈卫英一家一样,依托马铃薯产业走上致富的群众就有10余家。
  据雪山社区驻村工作组组长陆恒介绍,今年雪山社区共种植马铃薯4500亩,其中一膜马铃薯2600亩,大田马铃薯1900亩,覆盖农户330户,可实现产值1125万元。“今年政府还补贴发放了1172卷地膜和410吨种薯给老百姓,为我们省下了不少开支。”
  政府支持、政策扶持、百姓受益。雪山社区群众积极种植马铃薯,“小土豆”变身“大产业”,马铃薯也成为雪山社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雪山社区围绕马铃薯种植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是雪山镇的一个典型。
  据雪山镇党政办工作人员凌鹏介绍,雪山镇地处高寒地带,具有海拔落差大、耕地面积广、日照时间长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种植出来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了解,今年雪山镇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银光、斗母、新渠、栽树等村(社区)规划种植马铃薯17万亩,预计总产值约3.7亿元,其中一膜马铃薯种植4.5万亩,产值近1.1亿元。
  如今,全镇依靠马铃薯基地建设和推广种植,带动2500余名群众务工。通过区域示范带动和合作社引领示范,马铃薯已成为该镇主导产业之一,不仅为雪山的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成为群众脱贫增收的主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