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乡:特色产业能致富
作者:唐爱梅 罗纱 时间:2020-07-01 阅读:178

种植户采摘油桃
美丽静谧的兴隆河汨汨流淌,养育兴隆河畔沃土;勤劳肯干的兴隆人努力拼搏,在沃土上播种希望,带来生机与活力。
夏天的兴隆河畔,放眼皆是绿色。走进大街乡兴隆村,成片的果树映入眼帘,鲜红饱满的油桃挂满枝头。
从五月樱桃到十月脆红李,兴隆村一年之中有大部分时间都能品尝到清脆甘甜的水果。这是兴隆村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兴隆村党支部书记罗弟光说:“我们种植的品种比较多,比较杂,从四五月份吃樱桃,到十月份的脆红李,除了冬季外都能吃上新鲜水果。我们主要是想走集休闲观光、体验采摘为一体的农旅结合发展之路。”
兴隆村围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吸纳当地致富能人,鼓励干事创业,因地制宜调优结构,目前全村种植脆红李500亩、玛瑙红樱桃200亩、油桃200亩,此外还尝试种植了尤加利铜钱桉、猕猴桃、花椒、蔬菜等。
特色农业产业遍地开花,群众致富增收有门路。在兴隆村,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务工的好去处。
今年50岁的禄荣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发展种植果园,目前种植了油桃、猕猴桃共130余亩,她说:“年轻的时候出去闯荡,年纪大了还是想回老家稳定下来,管理果园比较辛苦,但是收益还是不错的。”
目前正是油桃丰收时节,每天都会有人慕名来禄荣琴的果园中采摘油桃,生意红火。
兴隆村一改过去交通闭塞、发展滞后的面貌,积极改变发展思路,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力争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致富脱贫。
罗弟光:“村支两委将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采摘园,围绕兴隆河发展好漂流项目,为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拓宽渠道。”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富裕、农村发展。近年来,大街乡在全乡脱贫攻坚工作中,结合乡情实际,强弱项、补短板、促发展,着力打造经果林、中药材、蔬菜等特色产业种植,进一步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化“输血”为“造血”,为贫困群众增添增收致富的新动力、新引擎。
据了解,大街乡按照“4322”的工作目标,套种或轮种脱毒马铃薯及青贮饲料4万亩、经果林3万亩、种草养畜2万亩、中药材和蔬菜种植2万亩,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转型升级,为全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做好产业发展奠基。
大街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吴长江介绍,全乡将争取实现人均2亩脱毒马铃薯、1.5亩经果林、1亩经济作物,户均养牛2头、养鸡50羽,实现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