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7-10

倾情倾力战脱贫

作者:陈武帅 时间:2020-07-10 阅读:184


 倾情倾力战脱贫
——省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行风建设办公室主任王菊扶贫记
记者 陈武帅
 


王菊查看安全饮水项目建设情况


  她是省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行风建设办公室主任,是一名医疗战线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奔走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的好干部,被彝乡人民亲切地称为省城里来帮老百姓办实事的“昂祖”(彝语意为‘领导’)。她就是被省医选派到板底乡驻点开展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包保帮扶工作的王菊。
 
访贫问苦,为彝乡群众补短板
 
  今年4月,省医接到关于挂牌督战成员单位做好脱贫攻坚包保工作的通知后,省人民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包保工作方案。党委办公室行风建设办公室主任王菊按照党委安排,到板底乡驻点开展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包保帮扶工作。
  作为一名老党员,王菊迅速从疫情防控战场迅速转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投入战斗。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王菊很快成为了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行家里手,积极为板底乡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理思路、找项目、谋发展,不断为贫困户办实事、解难事,为板底乡的脱贫成效巩固和持续发展倾情倾力,当地群众亲切地说,王姐是我们的“贴心人”。
  为了更好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王菊主动提出与其他单位驻点督战队员组成脱贫攻坚“作战队”,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王菊和队友们走遍板底乡每个村村寨寨,梳理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40余条,提出“3+1”短板补齐方面建设性意见建议30余条。
  在走访中得知新华村王登玉丈夫患胃癌于今年初不幸去世。其丈夫生病后,治疗共花费了6万多元,一家人生活陷入返贫的境地。王菊与队友们积极帮助她向县医保局申请大病救助2万多元,向板底乡民政部门申请民政救助3000元,还向社会募捐筹集资金8000元、生活补助2000元,帮助王登玉一家渡过难关。当了解到84岁的贫困户耿贵姐,由于易地搬迁抽到的房号楼层为顶楼(六层)而闷闷不乐。当得知她不高兴的原因是因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上下楼非常费劲。为此,她便和队友商量向相关部门反映,请求帮助协调,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为耿贵姐调换到另外楼栋的一层。
  王菊在清河村走访时,发现有位老人衣服很长时间没有换洗。了解到是因为枯水季节生活用水都节省着用,而且也没有多余的换洗衣服,便利用在县城办事之机,亲自为老人购买了两套新衣服。了解到村民李洪云前不久因脚受伤在家休养,作为边缘户的他家没有劳动收入,子女6个,已陷入返贫的边缘。王菊与队员了解情况后,积极与村里商议,建议按照有关规定把他家纳入低保系统,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寻水修渠,清清泉水润民生
 
  6月29日,站在板底乡雄鹰村海拔2400余米的山梁上,施工队正在忙着挖沟埋水管,该乡安全饮水工程已经进入尾声。假以时日,从雄鹰村净化过的清泉水将流进千家万户,洗濯群众的生活。
  “吃上安全、放心的水,板底乡群众盼了许多年。板底乡人饮工程项目的实施,将彻底解决枯水季节群众吃水难题。”打开话匣子,王菊说起她到板底乡战贫的点点滴滴。
  原来,王菊到板底乡驻点工作后,她放弃了五一长假,坚持每天进村入户。在走访群众过程中,她发现板底乡群众季节性缺水非常严重,群众用水困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贫困户除了家贫,还存在个人衣着不洁、室内脏乱、未清洗的锅碗器具随处摆放、床上被褥已不能判断原始颜色。
  在与群众攀谈中,得知当地群众“饮水无法保障,根本舍不得用来洗脸,更别说洗衣服”的那一刻,王菊内心变得非常沉重,倍感肩上责任重大,决定调整驻点工作的战略战术,不再继续走村入户,而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关注 “水”上来。当了解到板底乡属于喀斯特高海拔山区,整体缺水情况均较严重,板底乡每年枯水期长达4个多月,除板底社区、新华村部分小组可有分时段供水保障以外,其余村寨全凭拉水车到20多公里以外的薅底河水源点取水进行应急供水保障这一情况,群众的饮水困难摆在眼前,让王菊辗转反侧,她在心里暗自告诉自己:一定要想方设法,充分利用好“窗口期”这个时间节点,发挥资源优势,为群众彻底解决枯水期饮水困难的问题。
  第二天,顶着炎炎烈日,开启板底乡8个村水源点调研摸排工作。板底乡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很多水源点交通不便,只能步行,这对于有双膝关节疾患的王菊来说,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可是,每当她想起群众无水洗脸洗衣服的情形,想起群众急切盼望通水的眼神,她顾不上自身的病痛,晚上回到寝室,疼痛难忍,她就开上电热毯烘烤,缓解疼痛。连续用脚步丈量板底乡所有水源点1周,在板底乡境内实在找不到可供饮用的水资源,她将寻找范围扩大,到毗邻的赫章县妈姑镇、本县内的炉山镇继续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半个多月执着寻找,终于在炉山镇溪街村乐溪河看到一条清澈的河流。当得知可以饮用时,王菊欣喜若狂,不喜欢发行踪到朋友圈的她,发了组图并配上“板底人民有福了”!当即电话向水利相关部门负责人报告水源点考察情况,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应允,在与乡党委政府负责人、“作战队”队员及县水务等部门进行充分论证引水解决人饮方案之后,便动身亲自去省水利厅汇报,请求支持立项,成功争取到了板底乡产业用水基础上的雄安饮水工程项目。
  据悉,该项目取水点为炉山镇溪街村乐溪河,取水点到雄鹰村水厂扬程580米,型号300mm铁管长8.9公里,采用两级水泵提水,原设计方案为产业灌溉用水,工程总投资3250万元,覆盖雄鹰村、清河村、登底村、安坪村、新胜村5个村的产业供水,管道总长43.5公里。经过水务督战队进行研判,整合产业供水与人饮工程实施,修订原产业用水方案,同意追加投入资金预算共计投入5050余万元(人饮项目1800余万元),新修建水厂和部分村寨的主管道。
  该项目6月30日内主管道已通水,预计7月中旬工程全面完工。该项目建成后,将覆盖板底乡8个村18000多人饮用水及产业供水,彻底结束板底乡每年存在4个多月“枯水期”的历史。目前,王菊已着手协调下一步的水源点保护项目工程。           
  两个月时间里,王菊从帮助补齐没有明确项目资金支持的贫困户生活物资短板着手,协调主管部门支持解决饮水、道路硬化、厕所修建、村容村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她充分协调帮助下,除争取资金1800余万元的板底乡雄安饮水工程项目外,还向行业主管部门争取到全乡贫困户卫生厕所改造项目缺口资金46.12万元;登底村进村道路硬化、新华村幼儿园道路硬化项目资金共计50余万元;改善人居环境、打造文明示范村寨资金14万元;发动动员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赠款物约59余万元。
  夏日的烈日晒得王菊有了板底特有的“黝黑”肤色,但王菊毫不在乎,她开玩笑说:“我现在的样子,是一个脱贫攻坚‘女战士’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