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智慧与成长
作者:程应来 时间:2020-07-13 阅读:175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这一生都离不开书籍。从学龄前,到学海生涯,到步入社会,都离不开书籍。我们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和力量,从书籍中懂得人生的真正含义,懂得做人的道理。
读一本好书,会令我们忘却学习中的烦恼,忘却生活中的不快,忘却所有忧伤怨恨,张开理想的翅膀,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感受人生的价值,感受生命的美好。
但是,只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知识丰富之人。
读书要趁早。
太小的时候,还不认识字。我是首先从父母找来的简笔画中认识书籍的。画很简单,或者是一些小动物,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寻觅食物,或者鸟儿们在空中自由飞翔。或者是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或者是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们在课堂上孜孜不倦地学习,或者是三五成群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
拿着一本本简笔画,我跟在妈妈身前身后,不停地问,为什么大老虎是森林之王呢?为什么鸟儿会飞呢?为什么鱼儿会游泳呢?问了很多很多问题之后,也懂得了很多简单的道理。我把简笔画一本一本地放在墙角,放在窗台上,想起来就看看,就翻翻。这便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触书籍。以至于后来,买了《十万个为什么》,也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些,都和我在极小的时候就接触书籍有关。
上幼儿班的时候,妈妈又找来一本本看图说话,让我认真看,认真学习。从一幅图画中,总结出一句话,到由一幅图画中,讲出一段话,这便是成长的过程,这便是书籍在我幼小的心灵上,带给我的知识与快乐。
小时候,妈妈交给我的读书方式,是循序渐进。刚开始的时候,不能一次性读太多的书,那样会令孩子产生厌倦。也不能直接读太深奥的书,那会令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要一点一点,慢慢地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和读书热情。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上学之后,我便开始了大量的读书。与书中的优秀人物为伍,与书中的主人公情感交融,悲喜与共。喜着书中之喜,乐中书中之乐。这为我以后的写作道路,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古人司马迁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我们才能够更好的认清自身的渺小与浅薄,才能让自己更加发奋学习,更加发奋努力。
读书要趁好年华。
学海生涯,是我们读书的最好时期。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中去。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我从中外名著中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从童话寓言中懂得做人的智慧;从经典哲学中懂得人生的深刻道理;从唐诗中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从宋词中学习中国古文化的精深与博大。
但是,作为一个学生,也不能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课外读物中去,那样会影响学习。所以,学生时代,我给自己安排了极好极合理的学习计划和读书计划。
第一,绝对不能把课外读物带到学校去。在学校,就是一心一意的听老师讲课,学习课本知识。第二,在放学以后,写完作业以后,再有计划的读书,而且,要一边读,一边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会让你感觉,自己真的走进了书中,真的在与书中人物对话,与书中人物情景共成长,共喜怒哀乐。第三,在周末或者寒暑假,给自己订制大量的读书计划。读书不怕多,读得越多,知识就会越丰富,见识就会越丰富。也会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至于在学生时代,我的作文分数都是极佳的。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不会虚度时光,才不会错过一本本好书,才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留有遗憾,因为我们认真学习过,认真努力过,我们没有辜负学业,没有辜负光阴和年华。
读书要持之以恒。
我们在慢慢长大,逐渐步入社会,步入工作,步入家庭,逐渐在岁月的年轮中老去。但是,这时候,我们更不能少读一本书。
清晨起来,读一些励志的书籍,无论年少年老,我们都会对生活充满无限希望和憧憬。
午后的闲暇光阴里。读一些小说,或者散文诗歌,既可以打发时间,又可以给生活平添无限乐趣。
当夜幕降临之时,在明亮而暖融融的灯光下,读《轮椅上的梦》,也读《爱莲说》,读中外名人传记,也读宋词元曲。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有多读书,有计划的读书,有目标的读书,才会感受到生命是如何丰富多彩,人生是如何富有诗情画意。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限的,学习和读书是无止境的。
读书既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更是一种人生的财富。所以,要多读书,读好书,才会为好人,著好文,走出一条真正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