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化蝶
作者:赵德从 时间:2020-07-13 阅读:397
“飞蛾”化蝶
——记市水务局派驻玉龙镇飞蛾村第一书记肖冰
通讯员 赵德从

肖冰和村民杨金友交谈
冰,是一位老党员、一位同步小康驻村第一书记肖冰的名字;飞蛾,是乌蒙深处一座大山的名字,是一个村庄、一个深度贫困村的名字。肖冰来了,坚冰破了,肖冰火了,飞蛾火了。肖冰驻村以来,一头扎进飞蛾大山中,扎在飞蛾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也扎进了飞蛾干群的心窝里。
“飞蛾村来飞蛾村,来了个书记叫肖冰。又肯讲来又爱笑,一心装着乡亲们。”飞蛾村群众说。
肖冰,生于1964年2月,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节市水务局法规科科长。2019年6月,为响应“尽锐出战”的号召,已经56岁的他请缨来到边远贫困的玉龙镇飞蛾村担任同步小康驻村第一书记并兼任驻村工作组组长,带领飞蛾村干部群众一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自此他从市水务局的“肖科”变为了飞蛾村干部群众心目中的“肖哥”。
提振干群精气神
作为第一书记,第一件事就是盘活“两委”班子,全面提振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气神。
飞蛾村每季度在村内评选5户勤劳致富家庭,召开群众大会授予“勤劳致富,光荣之家”光荣牌,在群众中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以此激励先进、砥砺后进,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激发干劲,共同奋进。同时,积极帮助贫困群众理思路、出点子、找路子、赚票子。
今年,飞蛾村五组76岁的农民党员卯照荣老人和他64岁的老伴杨金友老人,还种植烤烟30亩,平日里在烟地里打整,栽种、烘烤烟叶等需要大量劳力的时候才请工人参与。如今30亩烤烟长势喜人,保守估计,除却生产支出,老人家今年净收益将不低于15万元。
飞蛾村二组有个叫刘双才的单身汉,是村里的贫困户,他会木工、会炸苞谷花、会剪发,会做事可他就是不想做事,做什么什么不成功,后来干脆来个什么都不做,成天干晾着。
肖冰多次来给他谈心做工作,并给他介绍工作,找事给他做,逼着他做,村里还特意给他下了6张床的订单,给他安置了护林员公益岗位。政府给他修建了两室一厅的安全住房,村里又帮助他搭建了一间简易的木工小作坊。现在他开始看到生活的希望,燃起了生活的信心,干起事来可带劲了,他现在可是村里的大忙人,桌椅、床、吊顶活都接不过来,每逢赶场天还要抽空去炸苞谷花,他现在一年的收入已经达到3万余元。
支部领办合作社
2019年6月26日,在玉龙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肖冰带领飞蛾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飞蛾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全村贫困户、部分致富带头人、种养殖大户加入合作社。
同月,在市水务局、县检察院、卫生健康局、工商联等帮扶单位的倾情关怀与倾力帮扶下,飞蛾村利用村社一体合作社实施贫困户生猪养殖项目。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模式,养殖生猪269头,盈利达25万元;同时,提取部分利润购买混凝土搅拌机和装载机,组建一个工程施工队,该工程队目前已完成本村串户路和院坝硬化2万余平方米,完成本村危旧房拆除38户4126平方米,完成通村公路、组组通公路清理67公里,实现收入9万元;流转土地集中连片种植尤加利200亩、辣椒120亩、烤烟80亩,与公司签订合同,由公司提供苗木和种植技术指导,保底收购,形成“农户+合作社+公司”的运营模式。
合作社成立一年以来,已实现盈利30余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给贫困户分红54000元,第二季度给贫困户分红55900元,解决了本村65户92人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为全村贫困户户均增收4100元。
电影红歌进村寨
在致力于脱贫攻坚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肖冰考虑到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重要,断不可落下。肖冰带领驻村工作组、村支两委每周选择一个村寨流动性开展“电影红歌进村寨”活动,其实就是一个流动的讲习所、院坝会、俱乐部,召集群众集中看电影、唱红歌、摆政策、谈生活、搞娱乐。一来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进展,二来激发群众爱国主义热情,也架起了党群连心桥,群众自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同时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张照片一片情
当看到“村民赵志明家老人去世,就是一个棺木放在那里,一样都没得”的时候,肖冰想着一定要为全村老人拍一张照片。
肖冰:“我就请摄影家来给我们飞蛾村60岁以上的老人都拍了一张照片,春节大家回来了拍张全家福,但是每个老人都单独拍了一张照片。”
“肖冰出的钱,一共是3000多块钱。”吴应插话说。
“肖科平时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站在老百姓的利益点去考虑问题,为老百姓的利益着想,首先听听老百姓的想法,然后从他的利益点出发,去解决问题。”飞蛾村党支部书记何达跃说。
肖冰驻村以来,深入农户,走民情、访民意,化难题、解纠纷,问所需、应所求,理思路、出点子,三天两头,跑项目、找资助。一年来为飞蛾村及玉龙镇争取帮扶项目资金及物资共计150余万元。大大小小的实事更是不胜枚举。
自古忠孝两难全
肖冰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但自古忠孝两难全,还真是。
今年3至4月,不到1月时间,肖冰的母亲和岳父两位老人相继离世,而由于工作在村,老人临终前始终未能见上孩子最后一面,老人带着牵挂走了,留给肖冰的却是永久的遗憾。
“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时,我和玉龙镇党委书记吴学昕刚走出村办公室门,正准备到五组去下队。”肖冰说,“得到岳父去世噩耗的时候,那天晚上我正给贫困户刘双才安装沙发”。
80岁的老母亲已患病7年,84岁的老岳父已患病9年,都是躺在床上,还不能言语,平日因为工作缘故,只能托人照料,驻村以来更是常驻在村、无暇顾及,肖冰自知能陪伴他们的时日不多了,只盼着脱贫攻坚早日胜利,早一天多一点时间团聚,没曾想,老人带着无尽的牵挂与呼唤走了。
两次,肖冰都是奔回去处理完丧事后,又第一时间赶回飞蛾村,还来不及伤痛就已经把伤痛化为了力量,还来不及收拾心情又一个头扎进了飞蛾村。
“扶上马再送一程”
肖冰火了,飞蛾也火了。飞蛾确实是火了,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党员干部群众干劲十足干什么都是风风火火、热火朝天的,小日子过得也是红红火火的,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2900元上升至现在的12000元,足足翻两番,深度贫困已成为了历史。
今年7月1日,贵州召开全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中共贵州省委员会授予玉龙镇飞蛾村党支部“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
今年7月1日,威宁召开全县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中共威宁自治县委授予肖冰同志“全县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面对这些成绩与殊荣,肖冰没有骄傲,也没有松懈,更没有撤退,他说:“这是鼓励更是激励和鞭策,我们要把它化为动力,落实到下一步的工作中去,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接下来还有好多路要走、还有好多事要做,还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踏踏实实做下去。只要党和人民需要,肖冰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