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推进教育配套项目建设 确保搬迁适龄儿童上好学
作者:陈逍 时间:2020-07-21 阅读:204

第五幼儿园
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来说,子女能否顺利上学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今年以来,威宁采取超常规举措,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抢工期、抓进度,全力推进新增两万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挂牌督战的各教育配套项目建设,截至6月30日,6个教育配套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切实保障了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就学需求。
近日,记者走进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教育配套建设项目第九、第十小学和第五幼儿园等学校,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已拔地而起。
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马丽飞介绍,自2月份启动这几个项目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的配套学校建设项目专班,明确了专门的副县级领导,一个副县级领导负责1至2个学校,并且由教育部门、住建部门安排专人在项目点上专门就项目进行一些指导。到目前为止,六个学校的主体工程、附属工程、学生的活动场所、绿化均已全面建成。
自工程启动以来,6个挂牌督战教育配套项目建设,一直保持着“严把质量关,开工就冲刺”的良好状态。特别是今年2月份复工复产以来,项目建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各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统筹协调排除万难,抢晴天战雨天,日夜奋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目标任务。
贵州建工威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光耀告诉记者:“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周密的工期计划,优化方案,缩短工期,加大资源投入,加大劳动力投入,进行三班倒施工。由于许多工序穿插作业,相互干扰较大,且大部份时间都是24小时作业,为确保质量安全,项目部制定了定员定岗治理管理,截止6月30日,公司全面完成该项目的建设任务,施工期间没有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
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挂牌督战教育配套项目有6个,分别是,威宁第五、第六幼儿园,第八、第九、第十小学和第十一中学,建设规模为10.41万平方米,总投资3.93亿元,项目的建成,将完全保障易地扶贫搬迁适龄子女就学需求,切实为搬迁群众解决子女上学难的后顾之忧,确保搬迁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能发展。
马丽飞说:“能容纳中学生、小学生和幼儿一共9210名,项目建成以后,能全面满足我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的就学。同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威宁的教育基础设施也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有学上,更要“上好学”。完成教育配套项目建好,县委政府又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下足功夫,确保安置点配套学校师资强、环境优,尽最大努力满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目前,各学校班子及教师配备工作、教学仪器设备采购工作已基本到位,为新学期开学作好了充分准备。
据马丽飞介绍,6个项目点上所需要教师283人,目前已经到位108人,还需175人将在8月初从全县的各个学校遴选到位,6个项目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已经采购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