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担使命 驻村为民真扶贫
作者:杨承梅 李锦文 时间:2020-07-21 阅读:174
不忘初心担使命 驻村为民真扶贫
——记威宁气象局派驻陕桥街道高坪村第一书记倪妮
通讯员 杨承梅 李锦文
倪妮,威宁县气象局派驻陕桥街道高坪村第一书记,2020年7月获“全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如今的高坪村山清水秀、道路车辆川流不息、田地瓜果飘香、村庄干净整洁,已从过去交通闭塞、吃水人背马驼、赶场起早摸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垃圾乱堆放的贫穷落后形象蜕变为今天的美丽宜居村庄。自倪妮到任高坪村第一书记以来,高坪村贫困户从55户278人下降到现在的3户9人,贫困发生率从32.2%下降到1.03%。
倪妮到高坪村开展驻村工作2年多来,她的足迹遍布高坪村每一个村组、每一块土地、每一户居民,先后走访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共计107户,充分掌握了高坪村的贫困情况,每家每户每人的情况都滚瓜烂熟。她常常说:“共产党员就是要冲在前面、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长期以来,山高坡陡、土地零碎、切割面深、喀斯特地形地貌等,极大地限制了高坪村的发展,导致高坪村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生产方式落后,传统的零散耕种模式不能打破村民增收无路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倪妮通过走访摸排,掌握了情况,入户动员农村致富能手、果蔬种植先行者加入果蔬种植宣传队,鼓励传统种植群众踊跃迈开转变步伐,协助农业专家先后开展6次从书本知识到田间地头的种植、养殖专业知识培训,群众从前期的敷衍应付到后期积极提问、主动实验再到相互交流心得。
有了转变才有实践的可能,她组织召开数次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支委会议,讨论高坪村出路,结合高坪村186户874人的居住实际,高坪村通过整体规划,探寻出人均5亩经济作物的思路,即通过发展马铃薯、蔬菜、经果林等经济作物,开辟一条属于高坪村的致富路。
理清了发展思路,高坪村在村“第一书记”倪妮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开始了产业发展升级之路。通过不懈努力,现高坪村全村共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500亩、核桃500亩、中药材500亩、芸豆500亩、樱桃250亩、蔬菜150亩,经济作物总种植面积达4400亩,实现了人均5亩经济作物的初步构想。2019年,高坪村村民通过经济作物种植直接增收2830元。今年,该村种植的各类经济作物长势良好,预计人均增加收入600元。
为了巩固产业发展成果,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必不可少,截至目前,全村完成了6条共计14公里通村路、“组组通”公路和产业路建设,道路的贯通,使高坪村的交通状况华丽转身,极大地方便了全村村民出行,也更方便了农产品的外输和农业技术的内输。截至目前,全村完成水利工程建设3处,总投资额35万元,惠及群众186户87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278人。同时,全村还完成了电网和通信网路的升级改造,保证了4G网络全覆盖、光纤直通村。由倪妮派驻单位威宁气象局帮扶的20盏太阳能路灯架已完工,给高坪恬淡的夜景增添了一抹亮色。
为了彻底改变高坪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状,倪妮召集村民代表大会,问计于民,结合本村实际,研究出台《高坪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明确环境卫生奖惩制度,不断强化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意识,试行划片区包组包片包户到人的管理模式,明确片区、道路、户环境卫生责任人,明确公益性护寨员管护路段,结合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要求,协同开展“大手拉小手”、“红黑榜”卫生评议主题党日活动8次,动员党员、学生等村民百余人,通过各种形式配发村民卫生洁具,党员干部带头行动、走村入户按月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由于措施得当,此项工作在短期内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怀着对这方土地的深厚感情,倪妮仍继续奋战在高坪村脱贫攻坚一线,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