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换新颜
作者:刘梓越 时间:2020-07-21 阅读:214
旧貌换新颜
——黑石头镇人居环境“变形记”
通讯员 刘梓越
七月以来,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黑石头镇多举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镇村容村貌有质提升,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宣传出新招 氛围营造好
7月17日,黑石头镇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锣鼓喧天,横幅招展,志愿者们利用秧歌、喇叭等方式,向村民们普及了绿色环保、美化环境、城镇环卫、绿化集镇、美丽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知识。
“自全镇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我镇23个村(社区)掀起了整治高潮,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是一项需要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我们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宣传氛围,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形成人人参与卫生管理的浓厚氛围,持续巩固提升综合整治效果。”黑石头镇环境卫生分管领导潘兴洪说。
该镇还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LED屏、悬挂横幅、村内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评比会,对环境卫生整治突出村授予了“环境先进村”的红旗,发放奖励资金,对环境卫生较差村授予“环境最差村”的黄牌,奖励先进激励后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组织志愿者 整治出实效
走进黑石头镇采基村,一群年轻朝气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在逐家逐户打扫环境卫生,宣传政策。朱志雄和朱家聪两兄妹就是其中的一员,因为疫情的影响,今年,两兄妹都没有返校,听到村里面正在组织志愿者参与到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工作中去,朱志雄两兄妹立即报了名。
“在家里坐着也没有事,看到我们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们每天那么辛苦,我们也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周围的人,改掉不爱干净的坏习惯,逐步改善环境卫生,把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好一点。”朱志雄说。
在脱贫形象提升中,该镇23个村(社区)组建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集中力量对各村薄弱的环境卫生实施大整治攻坚战,着力解决村里环境卫生存在的脏乱差问题,破除杂物、河道沟渠乱扔、乱倒、乱堆等陋习,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改善村容村貌,树立良好文明新风尚,为脱贫攻坚工作添砖加瓦。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健康美满的幸福生活。我们不仅要实现贫困人口‘一达标两不愁3+1保障’稳定脱贫,还要看到每一个群众有一个清清朗朗、干干净净、舒适温馨的家,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实做细了。”该镇党委书记杨绍云说。
在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下,在大学生志愿的示范引领下,在浓厚氛围的潜移默化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改变乱扔垃圾的陋习,自觉加入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活动的行列,自觉主动清除垃圾杂草,清扫室内室外和房前屋后,争当农村人居环境的保洁员,形成了人人动手、人人宣传、人人监督的良好局面。
拆除危旧房 打好两硬化
在高桥村的旧房拆除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景象,他们有的扛杂物、搬水缸、提木桶……热火朝天,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众人拾柴火焰高,转眼间,旧房已荡然无存。
“如今,我们一家子人在这里已经住上新房子,生活越来越好了,过去的老旧烂房,已经失去了居住价值,没拆除之前一直闲置着,确实影响了村里的形象,是该把它拆掉了。”高桥村村民杨实林对该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说道。在杨实林家新房子的门前,两硬化已经完工,院落宽敞漂亮,入户路平整有序,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人居环境整治是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措施,旧危房拆除及两硬化则是改善村容村貌关键一步。据了解,目前,该镇拆除危旧房2972间,实施两硬化6932户,共对326国道、794县道、通村公路、通组路、河道沟道、村庄周边及院落内外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200多次,发动干部及群众2000余人次,切实推动了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卫生“脏、乱、差”治理成效显著,逐渐形成家庭卫生整洁,房前屋后靓丽,乡村环境美丽的良好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