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作者:谷永建 时间:2020-07-28 阅读:190
卫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的第一个高中生。在闭塞落后的小山坳里,他算是个响当当的文化人。村里买了一台半成新的汽车跑运输,没跑多长时间就趴了窝。新零件买回来以后,大伙一翻安装说明书,都傻了眼,上面密密麻麻的又是图又是字,横看竖看怎么也看不懂。几个人折腾了多半天,也没把新零件装上。有人说,还愣着干啥?快把卫民叫来,他文化高,准明白上面的意思。卫民过来了,对照着说明书,指导着大伙先装这个,后装那个,个把小时的功夫,汽车轰隆隆地响了起来。
卫民不光有学问,毛笔字也写得漂亮。村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卫民都是不请自到,帮忙写写画画,啥事都给整得头头是道。卫民帮忙,从不要报酬,哪怕人家送他一盒烟一瓶酒,他马上就冲人家翻脸:“我是图东西的人吗?都是乡里乡亲,这点忙算什么?”
卫民的儿子大学要毕业了,在电话里跟卫民说,他想留校工作,不想再回到小山村了。卫民当时就跟儿子翻了脸:“咋了?学了一身本事,嫌穷山村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了?乡亲们还眼巴巴地盼着你回来,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呢。”爷儿俩叮当了几个回合,儿子终于败下阵来,心悦诚服地回到家乡,当了个农业技术员。
当了技术员的儿子,天天穿梭在田间地头,带领乡亲们种草莓、种樱桃。到了秋天,熟透了的果实红红的一片,像朝霞一样,映红了整个小山村,风一吹,飘香四溢,沁人心脾。
“小山似的樱桃和草莓往哪里销啊?”渐渐的,大家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这有啥难的?外面的世界大得很。”儿子笑笑,自信地打开电脑,鼠标一阵敲打,小山村立刻出了名。几天的时间,订单如雪片一样飞来。转眼间,一箱箱鲜果换成了嘎嘎新的票子,乡亲们梦里笑醒了好几回。
富裕起来的人们,家中添了冰箱、彩电,爱赶时髦的年轻人开回了锃明透亮的小轿车。“果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文化人就是不简单。”大伙当面背后没少冲卫民爷儿俩竖起大拇指。
“卫民,一大早看的什么书啊?”又是一个清新明朗的清晨,有人和卫民打招呼。
看着腰包鼓鼓的乡亲们,进进出出地忙个不停,卫民发自内心地笑了,手中的农业科技书翻腾得更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