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7-28

深巷中的猫

作者:路来森 时间:2020-07-28 阅读:190


   那个时候,巷子,很长,很深;很幽,很静。
  巷子两边的人家,大多对门而居。门楼不大,不高,乡下人谓之“挑大门”——两头微翘上卷,中间一根横梁,把大门压住,就好了。沿深巷,是各家各户的院墙,院墙很矮,至多一人多高,提提脚,就能趴在墙头上,窥视庭院中的景象。院墙大多老旧,墙头上盖一溜帽檐瓦,风吹雨淋,帽檐瓦上烙下了苍青色的苔痕。让人觉得,日子陈旧如老酒,仿佛,一缕缕的馨香,正在深巷中弥散着。
  大门内是庭院,庭院中通常要栽几棵树——枣树或者梧桐。经年下来,树也都长大了;枝杈横斜,枝叶纷披,一些枝条就伸出庭院,伸到深巷的上空,这便使深巷显得愈加幽深,也愈加幽静。
  那个时候,养猫的人家也多,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那么一两只猫。
  于是,深巷中,便会经常见到猫;猫,是深巷中的常客,也是深巷一景。
  走进深巷,一抬头,就会发现,早有一只猫,或者几只猫,行走在你的前面了。它们,有时走得很快,一眨眼功夫,就溜走了;有时,则走得很慢,仿佛如人一般,在散步,面对渐行渐近的路人,毫不畏惧。甚至,还会停下来,歪着脑袋,一边观察行走的路人,一边喵喵地叫几声,然后姗姗离去,一派从容不迫的样子。
  一个人,在深巷中行走,巷子静如太古。耳边,只有自己踢跶踢跶的脚步声,这时候,蓦然间,“喵……”的一声,前方就传来了猫叫声。你禁不住一时惊愕,举首向前望去:一只猫,前方,也只有一只猫,正扭头,惊讶地看着你。这是一个定格的镜头,它的脸上有着一丝丝的紧张和惊慌。再向前看看,巷子依旧幽深,看不到尽头,仿佛还有路长长,长长路。这个时候,你心中便会油然生出一份孤独感,乃至于苍凉感,感觉这个世界,莫名地空旷而深厚,慵懒而倦怠了。
  多年之后,我读书,看到一本书的一幅插图,正是“深巷中的一只猫”。只不过,深巷是城市深巷,巷子两边是林立的老店铺;巷子两端,看不到尽头,一只孤独的猫,就扭头站在巷子中间。店门紧闭,看不到一个人,只有飘拂的门头幌子,还有那只孑然茕茕的猫。它,看上去,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无依,仿佛整个世界都把它抛弃了……
  那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迅速联想到当年故乡深巷中那些猫,那一只只猫……
  只是,故乡深巷中的猫,还有更为丰富的情态,还有更多的故事。
  比如,有时候,你行走在深巷中,忽然,喵喵的猫叫声,就从你的头顶上泻下,习惯性的寻声而望,一只猫,或者几只猫,正趴在墙头上,咪咪地望着你呢。这个时候,不是你在看猫,而是猫在看你,你,竟然成为了猫观察、欣赏的对象,成为了猫眼中的“风景。好笑吗?确然也好笑,你会禁不住莞尔,摇摇头……或者,有趣地对视一阵,然后,讪然离去——猫,则继续看它的风景。
  庭院伸出的枝柯上,经常会栖落一些鸟儿,尤其是麻雀,特别多。这便馋坏了猫们。猫们会在墙头上凝视着,或者不断地跳跃着,向着鸟儿示威,甚至企图捕捉鸟儿;猫,在墙头上跳来跳去,麻雀在树枝上腾转挪移,搏斗、对峙,紧张、舒缓,场面精彩、热闹极了,像是一场小小的戏剧表演,一幅动态的猫雀嬉戏图——深巷,也因之而喧闹阗阗,因之而喜气洋洋,而风情妖妖。
  那一天的黄昏,我从深巷中走过,一只猫,正趴伏在墙头上,那样的安静,那样的恬适。夕阳的余辉,照在猫身上,锦缎般的皮毛发出锃亮、魅人的光。柔软的黄昏余光、安静趴伏的猫、绵延的深巷,构成了一幅略带苍凉的时光剪影,真是美艳极了。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日本作家铃村和成为一只猫写的一首小诗:
  落日余晖中/那一剪/静默的身影/是夜幕降临前/最后的一缕惊艳……
  诚然哉,诚然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