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7-29

毕节:击鼓催征战贫困 同心相向话小康

作者:毕节日报记者 孟性荣 时间:2020-07-29 阅读:169


   七月,乌蒙大地绿浪翻滚,瓜果飘香。
  在中国皱椒之乡大方,今年规划种植的20万亩辣椒已陆续上市,广大种植群众正忙着采收青椒,享受丰收的喜悦。据估算,今年大方辣椒产量将达20万吨,产值突破6亿元,为群众脱贫增收添加了“砝码”。
  在夹岩水利枢纽施工现场,工人们合理安排项目施工进度,保安全、抢工期,奋战在北干渠5标段两路口隧洞,确保国庆节前实现全线贯通目标,为力争到今年年底具备下闸蓄水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在金沙经济开发区,各企业正“开足马力”抓产品加工,降低受疫情影响带来的损失。数据显示,自复工复产以来,金沙县全力落实企业帮扶措施,预计上半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5亿元,增速达5.3%。
  ……
  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发力,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出产业结构调整纵深推进、工业经济恢复加快、民生事业保障有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的良好发展局面。
 
持续加快产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连日来,在威宁自治县雪山镇苹果基地,满山遍野的苹果已开始“上色”,果农们正小心翼翼地管护好这些“金宝贝”,满脸都是丰收的期望。
  目前,雪山镇苹果种植面积已达5.7万亩,涉及农户1267户6331人,其中贫困户590户2468人,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
  而在威宁全县,当前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今年挂果面积约20余万亩,产值达10亿元以上。
  这是毕节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出丰硕成果的一个生动展现。
  今年以来,毕节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纵深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查缺补漏、巩固提升、优化产能”的要求,聚焦全市12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在着力抓好秋冬季农作物种植、造林绿化、畜禽补栏的同时,突出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毕货出山”等为重点,着力补足产业发展短板。借力千喜鹤集团、广州江楠集团、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等销售平台,持续推进“毕菜进京”“毕菜进渝”“毕菜进粤”,积极拓展越南、迪拜等海外市场,扎实做好农产品销售工作。
  截至目前,马铃薯、蔬菜、食用菌等8个产业生产规模居全省第一;新增创建样板坝区20个、达标坝区92个,亩产值分别达20788元、9464元;蔬菜、食用菌、园林水果、茶叶产量分别增长17.4%、22.8%、30.8%、25.6%;全市存栏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达234个,猪牛羊禽肉总产量增长12.9%;“菜篮子”市(州)负责制获全省首次考核“优秀等次”,农产品销售量达34.06万吨、金额32.38亿元。
 
持续推进工业经济回稳向好
 
  盛夏时节,走进金海湖新区产业园内的贵州金沃新能源有限公司,到处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