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7-29

石门:黔之天末书写新传奇

作者:   时间:2020-07-29 阅读:194


 (上接1版)他说,三兄妹都按照政策每年享受4000多元资助,自己刚考上大学时还获得一笔政府奖励。
  石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受益于全省教育进步和教育扶贫体系的保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投入为全省财政第一大支出,最近3年占比高达20.02%;教育投入占GDP比重,远远高于世界公认的4%,达到6.67%左右。
 
国旗飘起来了
 
  石门变了,石门人的精气神也变了。
  如果说“西南最高文化区”的历史曾经是石门坎的荣耀,那么,贫困始终是石门各族人民无法摆脱的梦魇。
  黔之天末的石门,过去是真穷。1986年,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23.8元,贵州省为303元。而石门乡,人均只有35元,只有全省十分之一,不能不心酸。
  2019年,石门乡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到10782元,比2014年的5883元将近翻番。
  更重要的是,石门农民人均收入已略超全省平均水平,和过去只有全省十分之一相比,真是换了人间。
  如今,教育的心病,贫困的梦魇,都成为往事。相比于过去,石门既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又实现教育崛起。这是一次新的历史突破。
  石门人口袋鼓了,脑子充实了,眼明心亮了。
  只要不下雨,每个村每个周一都举行升国旗仪式。新营苗寨不仅国旗在空中飘扬,而且家家门口还挂着小国旗。威宁自治县县委常委、石门乡党委书记马仲华表示,要把党的政策和惠民效果讲清楚,贵在坚持,要经常讲。
  惠民效果怎么样?团结村尤其是七里冲的村民感受最深,那里是石门乡最边远的村寨,是黔之天末的天末。
  过去,团结村只有一尺多宽的羊肠小路,到乡政府要翻四个山头,一共三个多小时。即使修了毛路,一下雨泥泞不堪,连拖拉机也开不进村。小病拖,大病靠人抬出去。如今,开车到乡政府只要20多分钟。
  七里冲更远更险,有好几匹马在运材料时因负重失衡而跌死。可是,寨子里的村民不愿意搬,乡里为他们新开辟一条公路,造价高昂。
  七里冲寨子外观全部统一改造,加建二层,还建了一个小广场,现在有一半人家买车了。问起村民还有什么困难吗?自管委主任杨光庆回答说,“找不到讲法了,路通了,院坝改造了,外观内观都差不多了。”
  村民深知变化来之不易。他们珍惜这条路,有的村民扫马路,有的村民赶着牛同时带着铲子,随时准备收拾牛粪。七里冲小广场的金色浮雕,镌刻着苗家人怡然自得庆丰年的场景,画面上方有一句话,“感恩祖国感恩党,道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