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服务 急时应急 战时应战
作者:唐爱梅 罗纱 时间:2020-08-03 阅读:179
平时服务 急时应急 战时应战
——县人武部推进民兵调整改革和正规“四个秩序”试点侧记
记者 唐爱梅 罗纱

训练现场
夏日炎炎,走进海边街道人民武装部,首先传来响亮的口号声,以“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为背景,民兵们正在进行训练,整齐划一的动作,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无不展示着海边街道民兵的风采和英姿。
海边街道基干民兵陈勇华说:“作为基干民兵,将积极参加各项军事训练活动,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格执行条例,苦练过硬军事本领,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为捍卫国家主权、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勇于付出。”
海边街道以提高民兵能力素质为重点,坚持“按纲施训、从严治训”,扎实打牢基础,对基干民兵进行军事训练,主要学习各种条例、政策法规常识、战备常识以及体能训练等。通过训练,提高参训民兵身体素质,磨练战斗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养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观念,确保民兵随时准备在维稳处突、防汛抗洪、森林防火等方面贡献力量。
“海边街道人武部把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和基层武装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按照队伍规范、阵地标准、资料完善的要求,扎实推进相关工作。街道现有应急排民兵30人,其中党员14人,占应急排总数46.67%,退役军人有13人,占应急排总数43.3%,通过政治教育、军事训练、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应急排民兵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将海边街道应急排民兵打造为一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的队伍,打造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民兵队伍。”海边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办事处副主任刘阿斯说。
县人武部始终聚焦备战打仗需要和上级要求,结合威宁实际情况,强化过硬作风啃下硬骨头。在选兵编兵上,深入单位部门和重点企业,摸准退役军人、45周岁以下青年、专业对口人员等重点人群潜力数据,编设专业队伍,择优选编专业技术人员,保证人装结合、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对口率达到规定标准,严格民兵政治考核和审查,提高民兵党员比例,确保队伍纯洁、可靠。在点验训练上,结合实际开展官兵相识、谈心交心和党团活动,利用多种方式开展民兵组织整顿工作业务培训,采取结合融合的方式组织民兵干部暨教练员集训,因人施教,把握好民兵训什么、怎么训、训多深的问题。在军地联保上,采取部队筹集、地方支持、社会整合等方式灵活保障,落实民兵抢险救灾、专业救援、维稳装备器材补充采购,与县应急管理局对接将民兵装备保障纳入地方应急保障范围,拓展军民融合装备保障渠道,充分结合编兵单位生产经营实际,加强协调沟通,明确装备征用补偿办法、民兵误工补贴、政治待遇、伤亡保险和优惠扶持政策等。在应急连建设上,按照“召得来、拉得动、起作用”要求突出“一队多能”建设要点,结合实际合理调整应急连组建计划,按照要求调整办公场地,规范建设标准,结合正规“四个秩序”建设统筹推进民兵应急连连部、党支部、档案室建设。在资料整理上,加强平时工作开展资料采集、归类和建档,建立完善专武干部、民兵干部、基干民兵个人档案,编写民兵军事训练教案,修订完善本级非战争军事活预案,抓好各类表本卡册建立。
县人武部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强军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决策意图,把推进民兵调整改革和正规“四个秩序”试点任务作为聚焦备战打仗、夯实基层建设基础的有力抓手和实践载体,坚持党管武装、党委统揽,主官主责、大事大抓,军地合力、官兵一心,扎实推进民兵调整改革和正规“四个秩序”试点各项任务落实,县民兵队伍规模结构更趋合理、编组质量明显提升,县人武部“四个秩序”逐步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