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8-13

海拉没有海

作者: 时间:2020-08-13 阅读:174


 (上接1版)
  孟平红介绍,农业的机械化应用需要根据不同作物品种的开张度,设置栽培密度、株距、行距等,从而配合机械化种植与采收。无人机喷洒时间、用药种类、浓度配比等,也需要符合农艺栽培技术的要求,在省药省工、节约成本的同时,减少农药残留。
  通过机械化设备对植株生长的状况、温湿度、病虫害等农情监测,农艺专家将利用监测信息,对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配合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制定防治措施,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去年底印发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田建设与机械化需求相适应为路径,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助推贵州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将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规划,到2020年,贵州农用地“宜机化”试点面积将逐步扩大。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40%,水稻和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茶菜果药等重点特色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无机可用”问题初步改善。
  到2025年,贵州将力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茶菜果药等重点特色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实现新突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坝区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马铃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