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8-13

有缺憾的人生才美

作者:李飞美 时间:2020-08-13 阅读:325


   我从小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凡事力求完满,只要在我手上的东西,就很少有失去的可能,但我的妹妹与我不尽相同。
  我的妹妹马上读六年级了,学习成绩很好,但就是不爱珍藏自己的东西。学过的课本,老师改过的作业,学期一结束,便会堆得乱七八糟,到处都是她的“杰作”。每次我打理屋子时,桌子脚下不是躺着书,就是飞扬着卷子。抓起一本翻看姓名,找它的主人,心想好好教训一顿,但偏又翻不到姓名,只得提高嗓音,呼着:“谁的书,速来认领!”这时妹妹从外面跑进来,眼睛在书上扫描一下,怪不好意思地笑着:“哦,这是我的,我从不写名字。”我吃了一惊,名字不是发新书的那天老师就叫写上的吗?还有这等癖好!我只好默不作声,继续打扫。看着那些用红色笔墨改过的八九十分的卷子,随意撒在地上,没人管理没人呵护,我又生气又惋惜。我之前已经提醒过她数次了,叫她学会收藏整理自己的东西,找个地方安放好。知道她小,不懂事,有几次我都替她默默收藏好了,可是没过几日,又开始“摆地摊”了,我又生气又无奈!
  我很是纳闷儿,我和妹妹同是一个娘生,同处一片屋檐下,为啥区别就这么大呢?在我的认知里,我认为一个好学生,不仅学习态度要好,生活态度亦是。不仅热爱知识,还要珍爱书本。所以我从小就养成了珍藏书本的好习惯,写过的本子我舍不得丢,老师改过的作业我会整齐地叠在一起放好,折了角的书本,我会一页页的疏理平整。我自知时光一去不复返,遇见的人终会走散,留下的这些东西,是对逝去时光的一种怀念。
  一次跟小学的数学老师聊天,她说,你以前的学习态度很认真。我明白了,这是老师对我的印象,我心喜。这也是我的性格,我喜欢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学习,只要内心充实,我就会收获快乐!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的手边枕边最离不开的就是书,枕边堆不下,就往床边上堆,每天晚上和书睡在一块儿,我的内心竟有十足的满足感。可我的母亲最见不惯这事儿,说万一有亲戚来,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全被我的书占满了。于是,多次把我床边上的书推倒,扔在床头一个布满蜘蛛网的角落。每次看到这样残酷的场景,就忍不住趴在床头没心没肺地哭。现在回想起这桩往事,我的鼻子仍会酸酸的,但我不能怪罪母亲,不过现在尽管我的床上堆上上百十本书,母亲也不会多说什么,反而引以为傲!
  我爱珍藏书本的好习惯,源于小时候学习认真,听话,是父母老师眼中的乖孩子。父亲教育我们姊妹时总少不了说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潜移默化中,我明白了时间的宝贵,明白了时光一去不返,明白了我长大后,童年不再来。因此我要珍藏爱护好我的书,以及同学送给我的小礼物。等我长大后,当我怀念逝去的时光时,我会打开我儿时用过的书。当我想念同学时,我会翻看同学写给我的书信和小礼物,它们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最珍贵的财富。
  但是我的妹妹与我不尽相同,论学习成绩,分数高低,她远比我小时候突出得多。论玩,她比我小时候更爱玩,更会玩。论聪明,她胜于我,她比我能言善辩,比我机灵,比我小时候懂的东西多。按理说,她比我更会珍藏整理东西才对,但她在这方面却懒于花心思,甚至有时她会抛下狠话:“这些留着干嘛!”一副不屑的模样。
  是啊!这些留着干嘛!今天,我再次想起这句话,反复咀嚼,忽然有所醒悟。于是赶紧跑到书房,把一摞摞的书搬下来,重新收拾了一遍。把不要的统统收到火炉旁烧掉,最后剩下一些我认为有质量,有纪念价值的书本。这样一来,桌面上也留出不少空间,可以宽宽松松放其他东西,或者写日记。这让我想起白岩松老师的一次开讲:三十岁以后,要为自己的人生做减法。在整理书本的过程中,我没有看到一年级时的语文和数学课本,回忆一下,原来是前几年借给一个小朋友去了,到现在仍然没有还回来,估计永远也不会还回来了。但我竟如此坦然,失去了的东西就让它失去吧,不必惋惜,也许有缺憾的人生才美!
  于是,我又想起我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