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曹永获第十六届滇池文学年度大奖
作者: 时间:2020-08-19 阅读:208


本报讯 8月14日,第十六届滇池文学奖评奖结果揭晓。贵州作家曹永的短篇小说《反光镜》获第十六届滇池文学年度大奖。这是曹永在获得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佳作奖、贵州省政府文艺奖、贵州省青年作家突出贡献奖、贵州省第五届乌江文学奖之后的又一大奖。
“于我而言,《滇池》的这个奖励非常极时。这次鼓舞,让我捕捉到创作的欲望。这能驱使我继续提笔,讲述过去,构建未来。”曹永说。
据了解,第十六届滇池文学奖共评出五大奖项,除曹永之外,陕西作家范墩子的个人作品集《范墩子作品》获年度最佳小说奖,昆明诗人姚波的诗歌《姚波的诗》获年度最佳诗歌奖,北京作家陆源的散文《北京札记》获年度最佳散文奖,马来西亚作家辛金顺的短篇小说《斗鸡》获年度最佳东南亚华文文学奖。
据悉,2003年起,《滇池》文学杂志设立了以“繁荣文学创作、发现文学新人、奖励高质量文学作品”为目的的年度文学奖——“滇池文学奖”。
曹永,贵州威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在《人民文学》《青年文学》《北京文学》《天涯》《江南》《山花》《芙蓉》《长城》等刊物上发表,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权威选刊转载,还有作品被译成俄文。曾获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佳作奖,贵州省政府文艺奖、贵州省青年作家突出贡献奖,贵州省第五届乌江文学奖。著有短篇小说集《敲门记》,中篇小说集《捕蛇师》等。(觉俄卡如)
滇池文学年度大奖授奖辞
曹永的短篇小说《反光镜》以看似散漫的对话直入命运的肌理,在一条“逐花”的路上,尽现生命的无常。这是一个“在路上”的小说。人世的悲苦与苍凉、无奈与叹息,在曹永笔下变得云淡风清。这是历经磨难之后的从容与淡定,勇敢与接纳。曹永的写作,是在尘世之上俯看众生,但又紧贴世道人心。在有和无之间,让他的小说空灵、丰沛、扎实、厚重。
曹永答辞
严格来说,《反光镜》是我的第一个自传体小说。里面描写的那个少年,在生活中有真实原型。我的一个表姐,像撕纸片一样将她丈夫的灵魂,粗暴地从身体上撕下来。听到血案的种种细节,我无比震惊。表姐的孩子,目睹命案的发生。简直无法想像,这一生他将如何摆脱恐怖的阴影。
而主人公的几次遭遇,完全是我亲身经历。似乎大家都不愿回首困苦往事,总觉得那是撕扯在伤疤,我则无所忌讳。因为我早在伤口装上一道拉链,需要时可以随手取出来。当我再次打开这道拉链时,陡然发现自己的生命体验竟是如此丰富。不消说同龄人,就算是七零,甚至六零后作家,也未必能有这种坎坷的经历。他们所感受过的无非是生活的历练,我却屡屡经受生死考验。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囚犯,几次被押赴刑场。我总以为自己必死无疑,谁曾想每回都被释放回来。这些磨难让我饱受煎熬,在记忆里,焦虑、恐惧,以及绝望一直如影随形。我曾经活得提心吊胆,害怕类似的苦难再次降临,后来随着岁月的延长,终于逐渐摆脱惶恐。这个世界已经把我折磨得遍体鳞伤,祈祷以后能够万事顺遂。倘若上苍非要再次给予苦难,想来也无所谓,生活赠悲喜,坦然领受之。
不知上天怎么把我当成惯犯,屡次捉往刑场。这些经历并未让我有倾诉的渴望,反而有些疲劳,几乎丧失写作的热情。于我而言,《滇池》的这个奖励非常极时。这次鼓舞,让我捕捉到创作的欲望。这能驱使我继续提笔,讲述过去,构建未来。感谢《滇池》,感谢编辑部的所有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