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夯实交通路网建设 织密脱贫致富网
作者:祖海雪 阮洪欣 黄维 时间:2020-08-24 阅读:192
新发乡距离威宁县城90公里,地处偏远,土地贫瘠,全乡地面切割纵深大,交通水利设施薄弱,农业生产相对落后,是威宁7个极贫乡镇之一,交通路网建设对于新发乡脱贫攻坚起着核心作用。
今年以来,新发乡涉及的3条主骨架路网,龙场至新发、玉舍至新发、电视塔至新发主骨架网全部完成建设。其中电视塔至新发三级路改扩建工程属于威宁主骨架路网之一,于2017年12月动工实施,里程28.37公里,项目总投资13500万元,属于新发乡对外联接的主要通道之一,对全乡群众便捷出行具有重大意义。
据新发乡党委挂职副书记李大奎介绍,新发乡电新路、龙新路、玉新路是新发乡最重要的3条路主骨架公路,全程总共有53.6公里,涉及农户1万多户52000余人,都是2017年开工建设,现在已经全部完工。
夯实了交通路网基础,产业发展有了盼头。在新发乡开坝村,168个大棚格外显眼,棚内挂满了密密麻麻的圣女果。今年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也吸引了贵州省正禾农业有限公司到新发乡发展产业。
大棚基地管理人员赵小海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到开坝村来种植圣女果,是因为这里交通便利、气候适宜。一个大棚的产量2300—3000斤,价格每斤4—5块,一共168个棚,这个收入是相当可观的。
该坝区基地于今年4月份开始流转土地,400元每亩,主要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一个大棚产值在1万元左右,可带动周边70户农户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0户。
目前,到了圣女果采收时节,由于交通便利,外面销售商直接到基地来采购。截至目前,已经销售20余吨,预计总产量达60余吨。
李大奎说,以前路没有修好的时候,车子进出相当不便,里面的农产品运不出去,生产物资也运不进来。现在路修好了,全乡4万多亩马铃薯、 1万多亩蔬菜,大车可以直接到点上来收购,群众可以在地里就把自己种出来的农产品卖出去。便利的交通,让我们的农产品迅速走向市场,从而增收致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发乡只是脱贫攻坚路上全县交通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县交通运输局聚焦脱贫攻坚靶向发力,坚持以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核心,以建设群众满意交通为主线,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推动基础设施加快成网,“一四六”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形成,高速公路建设高效发展、国省干线提等升级强力推进、县乡公路改造高效推进、通村通组公路稳步实施,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1355公里,农村路网结构大幅提升,群众出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据了解,2016年以来通过深入实施“交通建设大会战”,威宁建设主骨架路网项目706公里,循环路网项目1368公里;实施县乡道路面改善提升工程792公里,现已建成投用,着力解决“两头好、中间差”问题,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农村“组组通”硬化路项目圆满收官,全县共计规划农村“组组通”硬化路项目5293公里,总投资21.172亿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40208人,目前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