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8-27

让母爱常驻心间

作者:查查 时间:2020-08-27 阅读:188


   爱的距离有多远,从这里到月亮。
  四季里属春天最为短暂,所以就格外珍贵。2020年的春天注定难以忘却,由于受疫情影响,学校推迟开学时间,我在家中度过了学生时代的最长假期。居家防疫的日子里,我回忆着人生中走过的二十个春秋,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的是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静而思之,忆起往事。
  从我知事的年岁开始,母亲的身影就一直忙碌于厨房、庭院、田野,每一处都有她留下的脚印和汗水。她的生活,仿佛被时间禁锢,日复一日地循环,不知疲倦。长大后,我开始背起生活的行囊,在多种角色的转换中,褪去往昔的稚嫩。然而,母亲一直都是母亲,忙碌的场地没有变,早起晚睡的习惯没有变,只是,很快弯了腰身,白了头发。
  天色微明,鸡鸣打破了村庄原有的安详、静谧,青色屋顶上的炊烟袅袅升起。“嗞——嗞——嗞”厨房里又传出熟悉而温暖的声音,我被一阵香醇的气味熏醒。大约七点钟,脚步声在耳畔回响,早起,是母亲的习惯。她轻轻推开房间的门,手中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放在桌上,告诉我说:“起床记得吃早餐,我去地里干活了!”母亲悄然掩门而去后,我走进厨房,电饭煲里的馒头和鸡蛋正冒着热气儿,电壶中的热水也已灌满。
  在网课完成后的闲暇之余,我前往地里探望母亲,顺便带些吃的给她。她已经锄了六七垄,脸上的汗珠不断流淌,衣服湿透了。趁母亲休息之余,我接过她手中的锄头,使一股蛮劲向前刨。也就十多分钟,双手开始酸痛,体力明显不如先前,望着广阔无垠的地面,眼前闪现一道光晕,昏沉之感瞬间弥漫全身。母亲察觉了异样,跑过来用毛巾擦拭我额头上的汗珠,心疼地说:“种地辛苦,所以常教导你好好读书,走出大山……。” 太阳烘烤大地,我再也无法忘怀母亲撸起袖子的场景。
  作为一名农家子弟,我深知种地是家中主要经济来源,也相信汗水孕育着丰收的喜悦。望着在玉米地锄草的母亲,我百感交集:眼前这个身材矮小、日渐消瘦,没有进过一天学校,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女人,用一生的辛勤劳动,抚育子女读书是多么不容易。这一刻,我恍然明白,母亲肩上扛着的是关于我长大的梦,这场梦,柔爱之中见坚强。
  春天固然美丽,却没能停住脚步,随着全国各地病例“清零”,开学的日子也逐渐提上日程。
  母亲将我闲置不用的物品装进行李箱,反复清点,生怕遗漏了什么。不一会儿,箱子塞得鼓鼓的,还多了个装满家乡特产的手提袋。母亲“宁可多带,不能浪费”的生活风格仍然没有改变。小时候,因为不懂世间冷暖,常常埋怨母亲让我携带很多东西,大到床单被褥,小到毛巾牙刷,母亲都常常叮嘱“多带点,万一以后要用到呢!” 年龄与心灵一起生长,如今的我渐渐明白了母亲的用意,在她眼中,我永远是需要被照顾的孩子。
  临行前,我直视着母亲,她眼角的皱纹越来越长,黑发中又增添了几许白发。都说岁月是把锋利的雕刻刀,母亲愈发苍老的面容正是这最好的解答,它不断提醒我——母亲已不再年轻了。我心头一颤,没想到刹那芳华之间,我和母亲竟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这样的现实让我不知所措,更让我无比辛酸。拐角处,母亲定住了,噙着眼泪说:“路上小心点,到学校回电话。”我点了点头,转身紧拥母亲。走在村间的小路上,我无数次看见母亲挥手作别时的情景,压抑不住的泪水瞬间落下。沉默中,缓缓行驶的列车,一里、两里……
  母亲手中的掌纹,刻画着她一生的柔情美丽,一生的辛劳倔强,纹中烙刻血缘的印记,让我与母亲的距离更贴近,爱子无尽,也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