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节约是美德
作者:邓训晶 时间:2020-09-01 阅读:196
翻开《朱子治家格言》,有一句话最有深意,“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告诉我们:哪怕一口饭,一件衣服,都不是轻易可得,是很多人付出的血汗结晶。所以,节约,自古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教育我们最多的就是节约。因为我们家5子妹,只有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入不敷出,妈妈就打零工补贴家用。吃饭时,我们掉一粒饭在桌子上,妈妈都要我们捡来吃了。我们的衣服都是姐姐穿了我穿,我穿了给妹妹穿,直到补丁累补丁,实在穿不得了才用来做鞋,没有一丝浪费。每当我们眼馋别人吃好的,穿新衣服时,妈妈就会跟我们说:“唯德学,唯才学,不如人,当自勉。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妈妈没有文化,这些道理,是她小时候听读书的舅舅讲解《弟子规》懂得的。聪明的妈妈铭记在心,用来教育我们,让我们几子妹从小就知道了,不要去跟别人比吃的好穿的好,要跟别人比才学。如果才学不如人,那才是该难过的。
所以,我们5子妹都努力奋进,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了父母的骄傲。父母又一手带大了我们5子妹的5个孩子,用教育我们的理念又教育了下一代,把他们培养得个个都很优秀。孩子中有军官、教授,处长,留学生、大学生……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都非常尊崇父母的教诲。从不与人攀比生活,不慕别人吃香喝辣,不慕别人穿金戴银,只与别人攀比学业和工作成绩。
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91岁的妈妈还是不断地教育我们要节约。她的节约歌谣很多:“找钱犹如针挑土,用钱犹如水推沙”,“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时时敲打着我们。所以,我们这个大家庭从不浪费一菜一饭,几代人都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不管是妈妈口中几千年的国学,还是今天政府号召的厉行节约,都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修养。最近习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这振聋发聩的警醒,浪费之风必究不怠。虽然我国的粮食连年丰收,但14亿人口的大国,居安思危,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在学校,每当看见学生把一个馒头咬一口就扔了,把一碗饭扒拉几口就倒了,我会痛心疾首,叫住他们,耐心诠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特别看到有些报道高校的食堂里,倒掉一桶又一桶的剩菜剩饭,为这种浪费很揪心。而这种浪费不是小事,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足够3.5亿人一年的需要,3亿多人的粮食就这样白白浪费了,真的令人扼腕长叹。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培养他们养成节约,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真的已经刻不容缓了。
电视里,看到那些枯瘦如柴的非洲孩子,心会为之一颤。那些不发达国家,还有多少人挣扎在饥饿线上。世界上蝗灾、火灾、洪灾、新冠疫情的肆虐,正威胁着全世界人民,冲击着粮食生产和安全。我们有什么理由可以浪费?总书记说:“即使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刹住。”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固国之本,粮食第一。国学传世经典里的节约,值得大家重新温习。温故而知新,让我们都做一个节约文明的国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