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9-01

大街乡:美丽乡村建设正当时

作者:唐爱梅 罗纱 何艳 时间:2020-09-01 阅读:175


 

大街乡美丽乡村一角

 
  “现在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水电路都通了,房子也整好了,政策好,帮我们打起水泥院坝,每天早上起来打扫一下卫生,干净整洁又好在。”70岁的大街乡营中村村民朱明英说道。
  朱明英老人的家里干净整洁,客厅沙发整整齐齐,茶几上物品摆放有序,她时时打扫,常常保持,是邻里间出了名的“卫生示范户”。
  随着大街乡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逐步推进,和朱明英老人一样晨起洒扫庭除的村民越来越多,村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乡村洗尽纤尘,展露新颜。
  走进大街乡营中村,特色民居掩映在大片绿色之中,错落有致,远看是一幅静谧的乡村美景图,近看却能发现其中的有趣可爱之处。
  宽敞的水泥道路旁,小竹条交叉相绕织成一排特色篱笆,蓬勃生长的牵牛花缠绕着,一朵朵花儿探出头来,乡村野趣尽收眼底。
  人居环境“美”起来,需要每一位村民参与其中,共同付出,共享成果。
  在村民林飞的印象中,居住环境总是难以绕开苍蝇蚊虫,提起耳边都会响起嗡嗡嗡的声音。发展养殖造成的环境问题是农村人居环境的一大痛点,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实现养殖发展与环境整治双赢局面,林飞所在的营中村八组率先提出“牲畜集中圈养”,即在小组辖区内找一块远离居住区的空地修建养殖场,将村民家中的牛、猪、羊、鸡等牲畜集中起来圈养,由村民自行管理。
  据了解,营中村八组牲畜集中圈养圈舍共有28间,共有14户村民在此集中圈养牲畜。
  林飞担任起了圈舍值守工作,他说:“集中圈养,院子里面就干净卫生多了,原来家家都要隔出一间房来养猪养牛,再干净苍蝇蚊虫都是无法避免的,但现在搬出来养,住的地方环境就好多了。”
  农村环境卫生是一项长期开展的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营中村着力塑造典型,树立榜样,提高标准,引领风气,通过卫生评比选出一批卫生示范户,号召村民积极学习,积极行动,勤扫房前屋后,让环境“美”起来;公共区域组织“十大员”有序打扫,按区域分配,落实责任,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宣传,通过群众会、院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环保意识。
  营中村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书记王军说:“营中村共完成‘两硬化’271户,拆除危旧房78户,修建卫生厕所145户,在基础设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大宣传的力度和频率,提高群众环保意识,村居整体形象大大提升。”
  乡村“美”起来,村民乐享其中。村民金敏感叹:“环境卫生变化大,现在去到每一家,家里面都是整整齐齐的,走到哪里脚都不抹泥巴,干净得很。”
  一改往日“脏乱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迅速在大街乡掀起热潮,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班子成员包村、下沉干部包组、“十大员”包段的包保责任制,压实责任,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街乡自筹资金11万元,购置垃圾箱,分置于各个村(社区);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卫生户”评比活动,建立完善奖惩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成效。各村(社区)根据自身情况创新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倡导村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共建、共治、共享。
  大街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王成武说:“通过一系列措施,群众思想意识得到提高,农村环境卫生也明显得到改善,下一步将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建立美丽新农村,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