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崇 :明星村里的“明星”书记
作者:马丹 时间:2020-09-02 阅读:191

王述崇与村民探讨发展传统竹编产业计划(程基 摄)
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他争取到15万元资金,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黑山羊养殖。
为了修建村里的道路,他四处找资金、要项目,跑县、镇两级政府、相关部门不下30趟,终于争取到150万元资金,实现全村组组通、串户路、广场、院坝全硬化,曾经“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人居环境得到彻底改变。
为了化解修建文化广场土地纠纷事宜,他可以和村民“大战”几天几夜,每天早上7点多就到村民家里摆政策、讲道理,苦口婆心和村民谈到深夜,用真诚打动村民出让土地,广场得以圆满修建。
他叫王述崇,是一名56岁的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退伍转业的电力工作者。2017年4月,他“撇下”年迈的母亲,到金钟镇明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明星村地处云贵交界,偏远落后,交通闭塞,土地贫瘠荒凉,经济发展缓慢,是典型的贫困村,全村都是同族同宗的杨家人,少有外姓,刚驻村的时候,村民们都觉得这个“空降”的书记不过是来“走个过场”,都当他是外人,不买他的账。
王述崇却不把自己当外人。一番走访后,他发现村里有一棵电杆树在路中间,给老百姓们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他决定先解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很快,电杆被移走了,王述崇也开始成为村民的“自己人”,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而解决村里饮水和供电的问题,则让村民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
半山腰上的明星村饮水困难,村民吃的都是小水窖里的“望天水”或是来自很远的人挑马驮水。他通过勘察,在村子附近找到水源点,并协调水利部门在村里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把水引到村里,让335户1498人吃上了“自来水”。
他积极争取村里的电网改造项目,10千伏、400伏供电线路相继得到优化,并且新增了2台变压器,有效改善了村里的供电条件。
路好了,水通了,电足了,王述崇开始谋划村里的脱贫致富产业。
通过一次次入户走访的调研,一场场院坝会的宣贯,他的思路逐渐清晰。反复研判后,决定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业。随后,他争取了3万元资金给村民养牛,目前养牛收益已达4万多元,同时,争取15万元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养了50多只黑山羊,年底山羊将陆续产仔,预算两年时间可繁殖150只左右,产值能达20万元,养殖业给村里带来新的致富门路。
俗话说,靠山吃山。山里能养牛羊,也能种果树。他带领村民,种下了237亩核桃,400亩花椒,700亩脆红李。如今这些树林不仅绿化了荒山野岭,还结出了“致富果”。
引水、修路、改电网、养牛羊、种果树……他做了一件件造福于民的实事,驻村36个月,王述崇带领干群把贫困的明星村建成了“林茂业丰”的产业村,成了各级政府和村民眼中的“明星”。
驻村三年来,王述崇感到最亏欠的,就是远方的亲人。
“母亲,今夜明星村大雨滂沱,您那边是不是也下了大雨?马上您就90岁了,多想有时间好好陪陪您!如今我来驻村36个月,您想念儿子吗?儿子想您了!等驻村结束,我一定抽时间好好陪陪您。”这是王述崇写于今年4月的一篇日记。6月,他母亲病逝。母亲离开的前一天他还在村里奋战到深夜,没能照顾和陪伴母亲最后的时光,成了他最大的遗憾!
在他的带领下,明星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1963元增加到现在的4125元,完成了整村脱贫的目标任务。如今,明星村不仅更美了,也更富了,王述崇依旧在村里忙碌着。村民们都当他是亲人,像关注明星一样关注他。他说,他没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更不是“明星”,他只想让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像我们万家灯火一样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