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9-03

禄兴贵:不忘初心担使命 驻村帮扶显成效

作者:李芬 夏丽娟 时间:2020-09-03 阅读:202


   时下,走进小海镇银光村,干净的道路延伸向村子深处,一幢幢民居错落有致分布在绿林间。田间地头,小米辣、“黑美人”马铃薯正待丰收,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曾经的银光村,满山遍野都是传统低效低产农作物,群众增收困难。如今,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带动,村子里出现了经济效益好的短、平、快产业,群众增收脱贫有了出路。
  银光村的转变,离不开驻村第一书记禄兴贵的帮扶。
  2018年禄兴贵主动请缨,从县民宗局来到银光村,加入了脱贫攻坚同步小康驻村队伍,这个有着26年工龄,22年党龄的“老干部”从生活方便、舒适的县城来到地理位置偏僻、生活艰苦的银光村。周围的人都对这个正科级干部的决定感到惊讶,他却想趁年轻,在脱贫攻坚战中再为党和人民尽绵薄之力。
  驻村两年多以来,禄兴贵奔波于群众之间,摸清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为了银光村的发展,他带领村支两委干部精心研判、精准施策,致力于帮助银光村建设一个执行力强、团结和谐的党支部,并先后前往安顺平坝塘约村、赫章海雀村、威宁石门乡等进行考察,借鉴“塘约经验”“山乡巨变”等扶贫成果,武装头脑,增强扶贫服务本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辞辛劳的“走出去”,带回来发展建设经验,禄兴贵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从银光村缺水、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气候环境特点出发,分析谋划出适合银光村发展的产业格局。
  说干就干,但不蛮干。禄兴贵深知脱贫致富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他从基础干起,走家串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银光村的基本情况摸清摸透,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自驻银光村以来,禄兴贵以“一宣六帮”为指导,对全村的人、地、钱、产、俗等各方面有了全面的了解,并完成了全村3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13户低保贫困户、所有一般户的大走访工作,与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村民陶泽兵说:“禄书记脾气好,面对群众利益,为群众办事,事事为群众考虑,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宁愿自己受点委屈,也要把群众事情办好。”
  针对银光村产业发展滞后的现实,禄兴贵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帮扶作用,带领驻村工作队组织村两委成立了“村社一体”的威宁银兴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让村民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合作社成立后,积极规划了30亩“娃娃菜”试种基地、100亩“小米辣”试种基地,400亩土豆连片种植基地,其中100亩为“黑美人”新品种,种出来的马铃薯,合作社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保底价收购,同时修建了合作社马铃薯、蔬菜收购点,为本村及周边村寨马铃薯、蔬菜销售创造了便利条件。此外,还帮助本村126户567人增收1210元;带动务工人员350余人次,增加务工收入1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