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补齐医疗保障短板 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作者:蒋明红 黄维 徐凤鹃 时间:2020-09-04 阅读:196
近年来,威宁不断补齐医疗保障短板,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全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基层医疗服务环境。
在龙场镇边沿村,150平米的村级卫生室里挤满了前来看病的群众。乡村医生祖大明一边询问村民的病情,一边给村民测量血压和体温。
“原村卫生室只有60平米,医疗条件特别差,环境也不太好,现在新修的卫生室有150个平方米,各种医疗器材配备齐全,能解决全村慢病、一般、特殊人群的简单病的诊治。”祖大明介绍。
龙场镇边沿村卫生室在2017年6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建有就诊室、公共卫生室、药房、档案室等多个功能室,药物一应俱全。
祖大明回忆,过去,村民们无论大病小病都要跑到乡镇卫生院或县医院去才能治疗,“看病难、看病远”一直是村民们的一块“心病”。如今,村卫生室的建成投入使用,方便了村民们在家门口看病就医,实现了村民小病不出村的心愿,切实改善了基层医疗服务环境。
管仕奎老人家住边沿村和平组,患有高血压,记者采访的当天,管仕奎老人正在村卫生室测量血压,见到记者到来,管仕奎老人拉着记者,夸赞扶贫政策带来的好处。他说:“我们现在看病就医特别方便,医务人员也比较负责任,再也不用为看病发愁。”
看完病人,开完药,祖大明背上药箱匆匆赶往边沿村和平组圣焕芝家为她做免费体检。圣焕芝双目失明23年,同时还患有高血压,每隔一天,祖大明都会上门为她体检测量血压,叮嘱她注意健康饮食。
龙场镇边沿村常住人口652户2669人,现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542人,现患大病有61人,慢病高血压28人,糖尿病2人,重病7人。从前医疗条件差,群众看病远、看病烦、看病难。现如今,群众已经从“害怕生病”到“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享受到了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对于老百姓近年来看病就医的变化,祖大明深有体会,他2011年到边沿村来工作时,当时卫生室的条件特别差,现在看病的环境改善了,而且老百姓在村卫生室就可以享受国家新农合,能够参加新农合报账。
龙场镇共有32个行政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78户21839人,自脱贫攻坚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为切实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龙场镇卫生院积极成立健康扶贫办公室挂图作战,每个卫生院职工负责一个村卫生室的健康卫生扶贫工作,提高村卫生室的扶贫能力。同时,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大病重病患者应签尽签,落实签约协议,签约一人,履约一人,服务一人。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的力度,对慢性病患者按季度随访,大病重病患者按月随访。
龙场镇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只是威宁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威宁各乡镇(街道)均有一所达标的政府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1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649名执业(助理)医师,他们是健康扶贫网不可分割的部分,承担着全县公共卫生和一般诊疗等职能,帮助全县农村群众实现了“小病不出村”“慢病有人管”等目标,既夯实了农村医疗基础,又降低了农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为全县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