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9-04

又是板栗飘香时

作者:卢林洲 时间:2020-09-04 阅读:394


   行走在老家“十公里板栗走廊”的路上,又迅速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
  在我的记忆里,每年中秋节,也是家乡板栗成熟的季节,我总喜欢独自一人到舅舅或姑妈家去玩,因为那里不仅有同我年龄相仿的表哥、表姐、表弟和表妹,而且有成片成片的板栗林,我们可以一块儿玩躲迷藏、一块儿上山打板栗……但更重要的是,能吃到一盘我的最爱——板栗焖仔鸡。这道色泽金黄、汤汁浓郁、口感细腻的家常菜,让我开开心心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醉人的佳节、一段又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
  每年夏季板栗树开花的时节,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板栗树上,挂满成串成串的花絮,风一吹,那浓郁甘甜的芳香不仅会招来无数只采花的小蜜蜂、花蝴蝶,也让我们这些山里的孩子尽情地陶醉在这无边的花海中。板栗的花絮,长度在10厘米以上,在完全脱水前有韧性。在凭票供应火柴的年代,老人们捡回花絮编成一根根大拇指粗细、两三尺长的花辫,挂在墙上,待其自然干燥后,点燃一头,就成了吸旱烟或水烟的火媒子。花辫燃烧的很缓慢、均匀,如果一根一次用不完,熄灭后下次接着用。
  而更让人期待的是那些成熟的板栗。白露过后,板栗树上那些毛茸茸的小球,像一个个小刺猬,开始由绿变黄了,既惹人喜欢又让人生畏。想吃到香甜可口的板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采摘板栗是件既快乐又辛苦的活儿,需要用竹竿和火钳或竹夹子。因为板栗的外壳长了长长的硬刺,家乡称之为刺苞,很扎手。板栗在刺苞里并排长着,一颗一颗紧挨着,一般有三颗,很团结。当中的一颗是扁的,但它的味道和其它板栗没有什么两样。也有的里面只有一颗,比其它的颗粒要大些,家乡称之为“独板栗”。至于熟透了的板栗,呈暗红色,风一吹,就会掉下来,散落在草丛里,石缝间,人们称之为“瓦板栗”。我们争着去捡眼跟前的板栗,也将从草丛里石缝间找到的板栗装进篓子里、铁罐中。风大的时候,只要一会儿工夫,我们就能装满自己的小罐子。自然,对于没有脱落的板栗,只能用长竹竿把满树的板栗刺苞敲落,然后用火钳或竹夹子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刺苞夹进箩筐里挑回家。
  在这里,我得特别提醒的是,无论是你在用竹竿敲刺苞,还是在树下捡拾刺苞,千万不能用手直接拿,否则,手指掌握不好,那些尖刺会把你扎得鲜血直流。还得注意带顶草帽,防止从天而降的刺苞扎伤了眼、刺伤了头。更得留心脚下,以防万一滑倒在遍地的刺苞堆上,刺痛你的屁股,让你唉呀翻天、哭笑不得!
  如果你想急着尝个鲜,可拿火钳或竹夹子把刺苞夹稳,按在地上再用锤子或镰刀轻轻砸破皮,剥开表层取出果粒。咬开坚硬的板栗壳,在嘴里细嚼果肉,那种生脆、香甜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不是急着吃,可把成熟的刺苞弄回家,放在通风处集中堆几天,沃一下,让外壳的水分充分蒸发,等出现裂痕后,既容易砸开,也可减少些皮肉之苦。
  板栗极易长虫,原来有位科协的王主任,推广过在盛花期喷药杀死虫卵。也奇怪,在每个盛产板栗的地方,都有几棵或一小片的板栗树不用药也不长虫,可能是自然状态下的天然抗虫基因起作用吧。
  提起对板栗的贮存,的确是有些难度,常规情况下,板栗只有两三天就会长虫。家乡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风干或冷冻,也就是将采摘的板栗先用开水烫一下,晒干后,再放置在瓦屋的楼顶或冰箱里,密封严实,待过节过年时再拿出来供客人品偿。
  板栗成熟的季节又到了,城里的餐桌上立马又出现各式各样的板栗菜、板栗宴、炒板栗、烤板栗,满城飘起板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