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9-07

赵敏:用奉献和实干擦亮党徽

作者:解天富 时间:2020-09-07 阅读:255


   赵敏,海拉镇扶贫工作站工作员、卫生院工作员、平原村党支部书记。自担任平原村党支部书记起,她便和村两委成员努力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在脱贫攻坚一线岗位上,用勤奋与拼搏啃下了一个个阻碍脱贫致富的“硬骨头”。
  平原村海拔高落差大,山高坡陡阻碍了全村发展,与其村名“平原”名不副实。全村户籍人口539户2396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0户759人,已脱贫111户611人,未脱贫39户148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几年来,赵敏带领村两委干部翻过一座座高山,走遍一个个村寨,深入一户户群众,用真情走访帮扶,被群众称赞为“群众的贴心人”。
  平原村高营组何金海一家,是赵敏帮扶工作中最牵挂的一家。何金海的儿子在云南打工时意外身亡,没有得到赔偿。为了儿子赔偿奔波,何金海欠下当地农村信用社10万元的贷款。儿媳妇也因家庭的拖累和贫困改嫁,丢下大的不足7岁、小的不足1岁的3个孩子给何金海夫妇俩。而夫妇俩已经年过60,且何金海的妻子因摔断腿而不能行走。何金海说:“很多时候想起来连死的心都有了”。
  面对何金海一家的情况,赵敏及时对接上级相关部门,提高了何金海一家的最低生活保障金;3个孩子作为特殊“困境儿童”得到全面救助,全家5口全部纳入大病医疗救助,并帮助其种植党参、养猪和牛,发展产业。3年下来,何金海基本还清了信用社的贷款,看着不断长大的孙子孙女,逐渐从丧子的悲痛中走了出来。2018年,何金海家作为平原村首批搬迁户搬到威宁县城生活。上车时,何金海一家对赵敏说道:“离开家倒是过一久就习惯了,但舍不得离开你们啊!”
  赵敏不但牵挂这每一户贫困户,更描绘着全村脱贫蓝图。4年的村支书工作,她已经和村里群众结下深厚情谊,变为大家的亲人,更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老党员陈所兰说:“赵支书是我们群众的贴心人,是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赵敏一边担任平原村党支部书记,一边担任海拉镇扶贫工作站负责人,扶贫干部、村支书“一肩挑”。
  在镇里,赵敏精准掌握全镇扶贫工作动态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为各村(社区)业务人员提供业务指导和答疑。在村里,赵敏带领平原村村两委干部攻坚克难,精准施策,把各种扶贫政策和思路在平原村先行先试,然后再在全镇其他村实施,摸索出了一条“扶贫政策平原村作为试点先行开展,通过经验积累后再指导其他村(社区)实施”的工作方法,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在赵敏的带领下,平原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17年来,全村共修建通组硬化路12.1公里、串户路建设7520平方米,覆盖所有群众,使群众告别了5年前出行难、人背马驮的历史,村里还建设了小广场2个、卫生室1个,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培育致富带头人,发挥致富能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产业发展方面,向10余户辣椒及烤烟种植大户免费发放辣椒种子及提供辣椒、烤烟种植技术指导等服务,带领200余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余户)发展辣椒种植810亩、烤烟种植230亩,户均年收入增加2000余元。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带动111户601人脱贫。
  赵敏通过群众会、走访、培训,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精气神,大大提高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她多次组织召开群众会,第一时间帮助群众处理很多热点难点问题。在她的带领下,平原村两委从一个软弱涣散的班子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先进班子,平原村也从一个连年挂末的村发展成全镇的示范村。
  2017年,海拉镇调整赵敏专职负责镇扶贫工作。平原村几位老党员和部分群众知道后,联名向镇党委政府提出要求,继续让其任平原村村支书。为尊重群众意愿,并考虑到赵敏作为扶贫干部,经验丰富,镇党委政府让赵敏继续担任平原村党支部书记、镇扶贫工作站负责人,继续带领平原村村支两委干部,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因为工作出色,赵敏连续七年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连续三年评为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被评为县级“3·8”红旗手,2018年被评为威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被评为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