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萍:有魂之人能铸魂
作者:祖海雪 焦彩凤 耿贵仙 时间:2020-09-15 阅读:179

张海萍在上课
丹桂飘香的九月,在威宁第三小学多媒体教室,一堂关于《法的作用大》的课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面带微笑正在为孩子们授课的正是教师张海萍。
32年来,张海萍从村小到县城小学,从懵懂少女到如今省级骨干教师。她始终坚守自己从教的初心,为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传道、授业、解惑,教导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孩子们思想道德路上的引路人,让孩子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自1993年从金钟小学调到威宁第三小学以来,她一直在这里任教,当过班主任、任过各学科的教师,一路的摸索与学习,现在的她不论上什么课,都游刃有余、绘声绘色。
面对记者的采访,张海萍很是感慨:“32年前初中毕业,我毅然选择报考了师范,那是因为在我心里崇敬我的老师,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深知使命在肩、任重道远,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法的作用,张海萍以身边例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思考法在生活中的影响,最后各抒己见来谈看法。张老师循循善诱、步步引导,让孩子从被动到主动进行学习思考。
说起张老师,威宁县第三小学学生杨竞希的溢美之词滔滔不绝:“张老师很亲切,她的上课方式很独特,总会给我们引导,让我们发言,课堂绘声绘色,很好玩。在这个循序渐进的‘玩’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道理及相关的法律知识。我们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也很喜欢张老师这个‘大姐姐’……”
由于张海萍老师上课有自己的一套,在课堂上学生们总是聚精会神、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她的课程在威宁第三小学很受学生们的喜爱。
威宁第三小学学生禄瑞琪告诉记者:张老师是一个和蔼可亲、金口出妙言的老师,如果用四个字总结,就是“出口成章”。张老师在课前课后都会跟我们交流心得,告诉我们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我们也会主动和张老师一起交谈。我想对张老师说:您辛苦了!
张海萍老师现在主要担任的是威宁县第三小学的“道德与法制”学科,在很多家长和学生的心目中,都认为这门学科是副科,可有可无,淡化课程的重要性。为了转变这一观念,张老师认真解读课程标准、青少年法制大纲,把握教材内在逻辑联系,制定精确的教学目标。依托生活,教学内容贴近生活,鲜活生动,成为了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受益的课。
张海萍说:作为思政课的老师,要上让人思考的课。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参与,切实提高。采用故事教学,寓理于例,深入浅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在他们心灵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总之,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有魂之人方能铸魂。
正是这样一位默默付出、不断进取的老师,将自己的立德树人思想传递给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自站在三尺讲台以来,张海萍老师在威宁第三小学一干就是27年,爱生如命、因材施教、积极进取的态度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受到了师生的尊敬。
威宁第三小学副校长王海英说:张海萍老师是一位省级骨干教师,也是我们威宁的县级教研员,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教业很精湛。她紧紧抓住了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特点,课前深挖教材,在课堂当中联系生活实际,引领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学习、去交流,有机地渗透了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从而落实了国家立德树人、依法治国的方针,从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她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在此,祝愿张老师节日快乐,也祝愿所有老师节日快乐!
从教32年来,张海萍老师收获了若干荣誉:1998年评为威宁县“优秀教师”,2001年在全县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2003年被认定为“贵州省骨干教师”,2017年续认定为省级骨干教师,2017年聘为全县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2018年评为全县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2011年至2018年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州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中多次获奖……
成绩已成为过去,在新的起点上,张老师将继续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教师誓言,完成教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