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9-16

花甲老人免费住上小洋楼 走向新生活

作者: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传娟 冯相清 谢朝政 周阳 时间:2020-09-16 阅读:166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9月12日,中央媒体“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主题采访团第一组走进石门乡新营苗寨,78岁的李文芝在自家小洋房里用苍劲有力的歌声给记者们表达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我年轻时唱歌唱得可好了呢,现在老喽!”
  “不老不老,您唱得可好了,我要把您对党的心声传递出去。”
  从人畜混居、满屋臭味、墙体开裂、透风漏雨的破旧房搬迁到120平米的两层小洋房,李文芝和老伴感慨万千。
  “党的政策好,我们全家免费分了一套120平米的二层小洋楼。村里面路通了,水通了,环境越来越漂亮,外面的人都愿意来我们村里面做客了。”李文芝高兴地对记者说。
  新营苗寨居住着300多名苗族群众,以前由于道路不通,这里成了石门乡最难走的村民组,群众家家住的都是茅草房、土坯房,人居畜混居,居住环境非常差。
  2015年,威宁统筹整合各方帮扶资金,先后投入2700余万元,拆除了群众的破旧危房,并在原址上修建了一个“花园农庄”式的新苗寨,全村359名群众住了上新房。
  如今,走进荣合村新营苗寨,81幢充满民族气息的2层小楼围成一个“同心圆”,小广场、休息长廊、花坛等设施应有尽有,原来贫瘠破旧的苗寨变身集民族特色与现代建筑为一体的特色民族村寨。
  新营苗寨建成后,通过“三级自治”(村两委+自管委+“十户一体”)体系实现群众自我管理、抱团发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4083元上升到2019年年末的10082元。全寨现有户籍人口82户35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户314人,2014年至2019年已脱贫69户310人,剩余未脱贫2户4人已于今年6月达到脱贫验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