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09-18

余勇军:肩负使命临一线 带领群众奔小康

作者:李玉香 时间:2020-09-18 阅读:217


 

余勇军查看辣椒长势

  走进水塘村,聊起该村的变化,群众都会竖起大手拇指,说话时透露出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激和神态,令人欣慰。“之前天一黑,出门走访就要带电筒,现在不用了,自从余书记帮我们把路灯安装起,到处亮堂堂的,太方便了”,水塘村驻村干部蒋学军说。
  余勇军是贵州金控集团贵州贵民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2019年6月,被单位选派到水塘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依托村“两委”班子,深入调查研究,实地走访调查村情、民情,积极与村“两委”班子座谈分析原因,针对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户施策,逐条逐户解决群众的疑难问题。
  “如果你认为他是省城下来的干部,没有到过基层吃过苦,那你就错了,在今年年初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余书记带领我们冲锋在前,疫情期间向过往群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0余份,走访排查群众4200余人次,经常晚上和我一起值班值守,确保全村无一例疫情发生;下雨天,他还跑到河边背小学生过河上学,为我们村真是尽心尽责!”水塘村党支部副书记张仁显动情地称赞道。
  在驻村走访调研过程中,余勇军了解到老公房至红岩村12公里的村道路损坏严重、低洼不平,严重影响群众的出行。“要想富,先修路”,余勇军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下定决心为水塘村打通这条“致富路”。余勇军说,作为第一书记,肩负使命临一线,目的是带领群众奔小康,只有尽力协调资金,帮助改变水塘村的“水塘路”,才能无愧于组织信任和群众的期望。于是,他先后10余次到贵州省公路管理局等部门协调,于2019年9月将老公房至红岩村通村道路列入当年年县乡公路改造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规模12公里,今年5月底,一条12公里的沥青路终于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解决了么站镇水塘、红岩、平原、联合、岔河、大山等6个村(社区)上万群众的出行问题。
  路修好了,群众要真正富起来,还要有项目支撑。为了群众如期脱贫,余勇军率领村党支部成立了水塘村种养殖合作社,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在村公所周围规划种植辣椒130余亩,优先吸纳贫困户到基地务工,每天增加收入80元,目前种植的辣椒正在往外地销售,预计收入共20余万元;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养鸡2200羽,目前一只只“小精灵”正在热销中,为在长期在合作社务工的13户贫困户增加收入达11万余元。
  同事们调侃道,余勇军是个“厚脸皮”的人,他一回原单位,大家就知道他去做什么。通过他的“多次哭穷”,向贵州金控集团及各部门“要来”项目建设资金共2206.6万元。
  钱到位了,怎么规划项目,如何使用资金也是余勇军要操心的事儿。他先后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等共50余次,在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后,将“要来”的资金2000万用于打通水塘村的“致富路”;2.5万用于修建水冲式公厕1座并带简易淋浴间,有效解决入厕难和洗澡难的问题;15万余元购买优质化肥50吨带动全村种植蔬菜3000余亩;26万余元用于全村8个组村民安装太阳能路灯102盏,照亮了全村2100名群众的心;39万元用于建立蔬菜基地400亩,新建200立方米和100立方米蓄水池各1座,管线5000余米;6000元用于该村修复穆家沟组被洪水冲毁的小桥;43.5万元建设55平方米村卫生室1个,解决全村2100余人看病难问题;80余万用于20余户修建房屋及全村农户的串户路、院坝等硬化。
  在余勇军为班长的村党支部全体成员带领下,水塘村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通了,灯亮了,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大家正满怀信心阔步迎接脱贫攻坚收官战,走向乡村振兴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