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威宁脱贫攻坚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作者: 时间:2020-09-29 阅读:186
让威宁脱贫攻坚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省督战队挂牌督战威宁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谢朝政 肖大熙
威宁自治县是我省贫困人口最多、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县,是省委主要领导挂牌督战的县,威宁自治县能否成功脱贫摘帽,事关全省脱贫攻坚大局。
今年2月以来,按照中央、省委有关部署要求,省级定点督战队从省委办公厅等7家成员单位抽调了20多名同志长期驻威宁自治县开展挂牌督战。省督战队坚持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战”,坚持既“督”又“战”、督战一体,通过连续开展侧重点不同的三轮督战,有力督促全县干部队伍作风过硬,有效解决了一大批“3+1”保障等领域存在的短板问题,极大地推动威宁自治县脱贫攻坚向质量高、成色足迈进。
进村入户督到实处
9月27日,经过两个多小时车程,省督战队来到云贵乡水塘村,顾不得休息,立即进村入户,对脱贫攻坚相关情况进行核实督查。
“你们家有几口人?有人出去打工没有?”
“小孩子上学没有?”
“水通到家里没有?生病医保报销没有?”
……
详细询问,认真记录。中午十二点半,督战队在公路边站着召开了乡村两级干部参加的信息反馈会,把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乡村两级,并要求他们限期完成整改。
“这是我们的工作常态,我们要求督战队员必须进村入户察实情。”省委副秘书长、省级定点督战威宁督战队队长胡书东说,脱贫攻坚工作对象是贫困户,脱贫攻坚工作成果集中体现在贫困户家中,因此,省督战队坚持重心下沉,把进村入户作为挂牌督战的主抓手和基本盘,深入农户家中察实情看实效。
时间倒回2月下旬,省级定点督战威宁督战队成立。怎么督?对督战队员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培训后,这支由7家成员单位抽调的20多名同志组成的队伍,立即奔赴威宁脱贫攻坚一线。
“从哪些地方开始督?”第一轮督战,督战队决定对威宁贫困发生率超过3%或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00人的166个村(社区)4826户未脱贫户16653人全方位摸排核查,确保督战队迅速熟悉县情贫情,层层传导督战压力和责任。
从3月4日至16日,12天,督战队便完成了第一轮督查,并把督查到的问题反馈给了县乡村三级干部,三级干部感受到了挂牌督战的压力。
第二轮督战,督战队对威宁所有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620个村(社区)的现场督战,重点督促解决了一大批“一达标、两不愁”和“3+1”保障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轮督战,着力查缺补漏、巩固提升,持续提高脱贫质量与成色。
截至9月26日,省督战队已对全县620个村(社区)的27067户进行逐户摸排核查,其中走访2次以上的村(社区)538个、占86.77%,覆盖了全县2508个村民组、占3762个村民组的66.67%。
坚持进村入户,用脚步丈量民情,督战队员付出了艰辛和汗水。“很多同志都穿烂了两双运动鞋,每辆车行车里程都超过了4万公里,里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还多。”胡书东说。
“通过深入基层‘解剖麻雀’,透彻了解威宁县情,队员们加深了对国情、省情、民情的认识,政策水平得到提高,党性修养得到锤炼,进一步增进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大家感到深受教育。”胡书东表示。
较真碰硬破解难题
督战,就要敢于较真碰硬。在实地督战中,省督战队严格对照现行脱贫标准,围绕省领导明确的督战重点,实事求是查找问题,较真碰硬推动整改,并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了入户问题台账、共性问题台账和县直部门台账,每周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调度。
部分干部认识不足、作风不实导致一些问题短板整改不到位。针对干部作风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督战队敢于动真碰硬,向威宁自治县委下发12期《工作提示函》,其中包含1次干部作风专项提示,督促限期整改并报送整改落实情况。
省督战队注重核实整改成效,对整改不力或虚假整改的,及时向县委提出追责问责建议,确保责任层层压实到位。在威宁自治县各级干部真抓实干推动下,一大批重点难点问题逐一整改销号,全县各级干部作风实现巨大转变,在不知不觉中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大踏步前进。
“刚开始时,部分乡村两级干部精神状态不好,对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信心不足,现在则士气高昂,信心满满。”胡书东说。
干部作风的转变,推动了督查出来的问题迅速整改落实。“据反馈,第一、二轮督战反馈的6627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第三轮督战反馈问题正在加紧整改。”胡书东说。
同时,按照省委关于“双台账”“双销号”“双追责”的工作要求,省督战队每周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19家省直部门,坚持对部门督战责任落实情况一周一调度,并向省委报告。(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