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镇:强产业带民富
作者:文旭 时间:2020-10-09 阅读:198

务工群众采收苹果
本报讯(记者 文旭) 眼下,走进可渡河畔的龙场镇田元村,富饶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的两百余亩软籽石榴煞是喜人,一个个色红、个大、皮薄的石榴压弯了枝头。
基地负责人郑玉琴正忙着采摘石榴,她告诉记者,整片种植基地,由合作社向农户流转土地建立,石榴连续几年都获得了大丰收。
郑玉琴说:“目前采摘了20吨左右,优质果在市场上每斤能卖10元左右,普通果每斤能卖5元左右,全部采摘完有50吨左右,今年算下来也是丰收的。”
石榴大丰收,村民乐开怀。村民崔桃英,今年已经62岁了,长期在基地务工,她告诉记者,是基地给自己提供了就业平台,给村里的老年人提供了务工增收的好机会。
尹艳梅也是长期在基地务工的村民,她不仅在基地务工领工资,流转土地领流转费,还在基地学会了种植管护技术,自己种起了软籽石榴。
尹艳梅一边干活一边开心地向记者算着收入账:“流转了4亩土地,10年以前是每亩320元,10年以后是每亩400元。另外,我家也种了几亩,今年都已经挂果了”。
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不仅实现了稳定就业,还学到了脱贫技能,增强了内生动力。龙场镇充分利用当地海拔低、水源足、光照好等气候资源,大面积推广软籽石榴等特色经果林种植,把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致富门路,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注入了强心剂。
龙场镇副镇长陈永平说:“全镇在可渡河流域仙龙村、营田村等12个村(社区)种植软籽石榴1.2万亩,覆盖农户3000余户。”
龙场镇持续加大要素保障与投入,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力打造一村一基地,一村一产业,让产业之花开遍村村寨寨,让产业硕果助农脱贫致富。
据陈永平介绍,龙场镇以“双十双户521”为目标,以“一点两场五带六园七基地”为路径,目前,该镇种植经果林10万亩、中药材5万亩、种薯2万亩种植、烤烟1万亩,养殖家禽10万羽,户均2头牛;建成1个农业综合改革示范点、2个大型养殖场、5个产业带、6个农业产业园、7个农业种植基地,覆盖全镇32个村居,198个村民组,15774户,68233人。
据了解,龙场将继续抢抓秋冬时令,科学规划布局,“大战一百天、打好收官战”,在产业发展上再发力,把以前荒山凸岭真正变成“花果山”,把林地土地变成群众的绿色银行和聚宝盆,坚决确保脱贫质量高、成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