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不打烊”:威宁数千名扶贫干部决战脱贫一线
作者:陈武帅 文旭 时间:2020-10-10 阅读:273

林世能走访群众苏元珍
“今天天阴,没出去干活。”
“林老师,你的手怎么了?”
“前两天走访群众,不小心摔骨折了。”这是10月6日,国庆长假还未结束,威宁自治县么站镇平原社区下沉干部林世能走访群众和贫困户苏元珍的对话。
这是国庆长假的第六天,也是林世能“轻伤不下火线”坚守岗位的第六天。
林世能是威宁第四中学派驻平原社区的下沉干部。9月30日,他和同事邱启莲走访群众途中,因路滑不慎摔倒导致左手腕骨骨折。
当天,林世能在威宁县城医院进行包扎处理后又匆匆赶回平原社区开展工作。
“现在脱贫攻坚已进入收官战,我不能因为一点小伤就掉队了。我们社区农房APP录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及时修改上级反馈的错误信息,我也实在脱不开身。”林世能如是说。
“轻伤不下火线”,在林世能和同事的努力下,目前平原社区691户群众的农房APP已经全部录完,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下沉干部林世能只是威宁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大干一百天、打赢收官战”的一个精彩缩影。
“双节期间,么站镇值班表都安排党员干部实行轮休,但大家都自愿放弃休假,全镇干部坚守在脱贫一线。大家觉得,脱贫攻坚到了最关键时期,决不能掉链子,要坚决打好攻坚战。”么站镇工作人员李玉香介绍说。
不仅么站镇,当前,威宁的村村寨寨都打响了决战决胜脱贫的最后攻坚战。
全县党员干部逐户开展农房APP摸排登记和核实“3+1”明白栏的更新工作,并按要求分别存入“连心袋”;同时逐户排查贫困户就业、产业、外出务工及其他各项综合保障措施落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立查立改、边查边改。
威宁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派驻兔街镇驻村干部马雪,已经几个星期没有回家看望孩子,她只有晚上休息时候才能和两岁多的孩子视频通话。同样是威宁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派驻兔街镇的第一书记李甜,双节期间走访群众时手里多了一根打狗棍,她说打狗棍不只是为了防身,乡村路窄棍棒杵起好走。马雪和李甜是融媒体中心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姊妹花”。她们说,脱贫攻坚是千年之变,自己能够参与其中也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
在偏远的石门乡团结村,村支书胡钧溥坚守岗位,为群众谋划致富产业。他2016年从贵州大学本科毕业后,就选择扎根基层,走家串户,忙上忙下,带领村民苦干实干,让一个贫困村变了模样。
在条件更为落后的海拉镇花果村,毕节高原烟海有限公司威宁分公司工作人员陶泽洪自愿放弃休假,进村入户开展脱贫短板排查工作。
今年初,45岁的陶泽洪走访群众时,由于溜索上的腰绳突然断裂,他从20多米高的溜索上掉到了牛栏江里,最后诊断为13、14椎爆裂性骨折。经过4个月的治疗,陶泽洪疗腰椎上的钢板都还没有拆,闲不住的他不顾家人的劝说,回到了花果村继续开展工作。“脱贫奔小康,是人民群众的梦想,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我一刻也不能松懈。”陶泽洪如是说。
双节期间,威宁大地随处可见帮扶干部、驻村干部、下沉干部奋战在脱贫一线。威宁县直单位下派的865名下沉干部吃住在村、坚守岗位,他们与3476名乡村干部组建598个村帮扶工作组决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全县数千名帮扶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他们主动放弃休假对贫困户开展走访、回访和遍访,补齐脱贫攻坚存在的短板,确保脱贫攻坚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据悉,今年以来威宁全县党员干部共走访群众484417人次,召开座谈会、院坝会等5274次,帮助出点子谋出路8759条,协调各类资金4007余万元,协调各类项目312个,帮助群众解决困难4550个,办好实事5721件,化解矛盾纠纷20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