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10-12

陶泽洪:真情帮扶暖民心

作者:陈亚东 时间:2020-10-12 阅读:182


   2019年6月,为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毕节高原烟海有限公司威宁分公司工作人员陶泽洪主动请缨到前线去、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45岁的陶泽洪被组织派到威宁西部最偏远的乡镇海拉镇花果村。
  花果村山高坡陡,村民主要依靠种植包谷、洋芋维持生计。“花果村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空壳村’,劳动力基本外出务工。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亩烤烟,老百姓缺乏增收的渠道。”陶泽洪来到花果村后看到老百姓辛苦劳作一年,到头只能勉强解决温饱,感觉到自己肩上担子不轻。
  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他首先来到到田间地头,通过走访调查和实地研究,最后得出花果村气温、土壤条件都非常适合种植烤烟这一结论,于是就挨家挨户地动员老百姓流转土地种植烤烟。
  陶泽洪一开始去动员老百姓种植烤烟大家都不愿意,吃了不少闭门羹。“虽然花果村以前也有人种烤烟,但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到头来也没赚到钱。”陶泽洪说。
  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返乡青年沈成维答应带领10户贫困户试种300亩。从育苗到移栽,陶泽洪常常在烟田里“坐诊”,对于烟农的需求他总是有求必应。
  通过他的不懈努力烟农终于迎来了大丰收,沈成维一年的毛收入达到了18万元,还购买了一辆越野车,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种烟大户”。其余的10余户贫困户收入也达到了7000余元。
  烤烟种植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2020年花果村烤烟亩级增加到了400多亩,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0多户。
  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花果村成立了“战斗”小组后,陶泽洪主动将花果村人口最大的村民小组前合组划为自己的包保组,他经常深入农户家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现状。
  高强度的工作让陶泽洪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脑供血不足及胃炎等疾病。医生多次要求住院治疗,白天没时间,他就晚上去卫生院输液,第二天依然带着老百姓的期望投身到工作中。
  “忙过这段时间就去好好检查一下,现在老百姓脱贫的事才是大事。”面对家人的责备,陶泽洪总是用“忙过这段时间”进行推脱。前合组在他的包保下全组的基础设施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完成了硬化2500平方米,2019年前和组脱贫了16户,剩余3户低保兜底脱贫。
  花果村的大石头组和老房子组是沿江地区,村民沿牛栏江而住,房后是陡峭的悬崖,出行紧靠钢丝绳制成的“溜索”,“溜索村”因此出名。作为一个典型“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易地扶贫搬迁是最好的选择。但有的老百姓因为故土难离不愿意离开居住地,为了能实现全部搬迁,陶泽洪多次到大石头和老房子动员搬迁,耐心细致地将政策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农户听。在党委政府和村战斗小组的努力下,大石头和老房子所有农户全部搬迁到五里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最后一次到大石头和老房子下队时,陶泽洪却发生了意外。由于溜索上的腰绳突然断裂,他从20多米高的溜索上掉到了牛栏江里,最后诊断为13、14椎爆裂性骨折。听到“老陶”从溜索上摔下来后,接受过他帮助的农户纷纷到医院看望他,看到憔悴的老陶无力地躺在病床上水米难进,村民们落下了伤心的泪水。
  经过4个月的治疗,陶泽洪腰椎上的钢板都还没有拆,闲不住的他不顾家人的劝说,回到了花果村继续开展工作。“脱贫奔小康,是人民群众的梦想,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我一刻也不能松懈。”陶泽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