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10-20

杨光华:一个返乡农民工的创业之路

作者:李芬 田甜 时间:2020-10-20 阅读:198


 

杨光华摘李子(刘军林  摄)

  杨光华是威宁自治县大街乡金星村一组的村民。2008年,外出务工10年的他,毅然返乡从事种植、养殖行业。经过5年的创业,2013年,他被评为毕节市“市级农民讲师”。
  返乡后,面对要赡养的父母、要抚养的子女,他决定:不再外出务工,执着坚守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他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不是单纯的心灵鸡汤,他也相信,只要找对方法、肯下功夫,贫瘠的土地也会结出金果果。
  为了有所作为,也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杨光华多次到发达地区种养殖大户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并于2011年3月发展创办了威宁绿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是集科研、种养相结合,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注册商标“威岭”。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吸纳农户入社,社员由最初的5户增加到现在的60多户,带动本村及周边村落500余户农户发展种养殖业。入社以来,每户农户增收3000多元。
  合作社现已成为威宁县畜禽品种改良试点示范基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成长,稳中求进的发展过程,现有种公羊10只、能繁母羊500只,成功改良出1000余只优质黑山羊。
  合作社还引种种植新品种蜜桃50亩,培育新品种核桃和改良嫁接核桃50亩,种植晚秋黄梨10亩,美国布朗梨5亩。经过研究与探索,现培育出黄心蜜桃和红心蜜桃两个品系。
  杨光华说:“合作社以带动当地农户发展,农牧业经济增收,农民脱贫致富为宗旨,服务于大街乡各民族同胞,同时感恩党的好政策,让我一个农民能有今天的成就。”
  为了将自己所学到的种养殖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帮助更多人富起来,2011年以来,杨光华多次到其他县和乡镇进行种养殖技术巡讲。在闲暇之余,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和辗转于养殖户家中示范指导。
  通过科技下乡服务深入基层农户,杨光华所指导的示范户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在于入户培训指导、传授技术,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到田到户。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在摸清了各户的基本情况、了解各户的需求后,杨光华精心设计了针对各户的技术指导方案,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多发期等)到各村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提供信息服务,确保技术和信息服务通畅。2020年来,已培训贫困户1000余人。
  杨光华说:“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扩大种植经果林示范基地,建立生态农庄,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带领我们村的农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