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10-20

么站镇平原社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董磊磊 时间:2020-10-20 阅读:282


   近年来,么站镇平原社区党支部依托么站万亩农业产业园第二核心区地理优势,着力建强“三个班子”、带好“三支队伍”、探索“三种模式”,加强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助推脱贫攻坚、接轨乡村振兴。该社区总面积11.6平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107亩,辖10个自管委、628户320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9户464人,2020年计划脱贫33户89人。2020年第一、二季度,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创收398万元,纯利润119.6万元,其中群众入股分红55.3万元、按劳分配60万元,村集体28.46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配强“三个班子”
 
  通过建强支委、村委、监委“三个班子”,对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细化职能职责,推动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形成工作合力。吸纳能人进班子。注重把有公心、懂市场、会技能的本村优秀能人吸纳入社区“三委”班子,形成各有所长、优势互补。比如村党支部书记是本村致富带头人,头脑清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强。明确分工抓落实。按照要求,由党支部书记担任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和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全面负责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工作,同时明确擅长做群众工作的班子成员负责组织发动群众、擅长耕种技术的班子成员负责田间管理、擅长市场营销的人员负责市场销售。强化考评兑奖惩。按照分工,对阶段性任务进行量化,对按时完成的,年终按照奖励办法从合作社奖励资金中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
 
建好“三支队伍”
 
  建好后备干部队伍。依托“自管委”实践平台,注重把群众公认、致富能力强、擅长市场营销和基层管理的优秀人员选配到自管委主任岗位上来,并纳入社区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目前,社区10个自管委主任已全部纳为社区后备干部进行跟踪培养。建好社区党员队伍。注重从农技人员、种植能手、农村专业合作社成员、外出务工人员等多个领域发展年轻党员,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把12名致富能手培育为党员;同时划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基层党员责任区,推行党员积分管理,设立党员先锋岗,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建好农技人才队伍。对全社区各类技能型人才进行全面摸底登记,建立各类适用人才库,采取技能入股、高薪聘用等方式,把本地各类农村适用人才集聚到村集体合作社中来。比如,毛庆福、苏发文等以技入股合作社,第一、二季度分红2.36万元,有效增加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对各类适用人才的吸引力。
 
探索“三种模式”
 
  支部领办模式。由党支部带头,发起成立晟瑞农民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投入原始股金300万元(其中,资金入股53万元,资产、土地、技术等入股247万元),种植蔬菜1600亩、西葫芦150亩、芸豆106亩、李子1060亩。目前,基地销售蔬菜5400吨,产值398万元,纯利润119.6万元。合作社盈利按7:2:1 比例分配,其中70%按股分红,20%作为发展基金、风险基金,10%作为管理人员奖励;预计年底可产生效益800万元,村集体与群众根据占股分红560万元,合作社留存160万元作为发展基金、风险基金,管理人员分红奖励80万元。村企合作模式。为切实解决资金不足、技术缺乏等问题,采取招商引资方式,与云南白药集团合作,种植云木香257亩。同时,与致富带头人合作种植魔芋286.6亩,由集团和致富带头人供种、进行技术指导并保底收购,按7:2:1比例分红。预计年底收益可达388万元,村集体与群众根据占股分红271.6万元,合作社留存77.6万元作为发展基金、风险基金,管理人员分红奖励38.8万元。盘活资源模式。结合实际需要,通过人力调配,组建临时施工队承包社区“三个硬化”工程,对外出租合作社旋耕机的方式带领农民务工增收。通过资源调配,盘活230亩闲置土地用于种植李子,盘活闲置门面出租,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5000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