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10-21

王紫贤: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作者:辛祥 时间:2020-10-21 阅读:172


 

王紫贤(中)正在走访贫困户

  村里来了个好书记!”在威宁自治县龙场镇尖山村,只要提起王紫贤,大伙儿都会竖起大拇指。
  2018年3月,王紫贤从毕节市农业农村局中药材技术服务站选派到尖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几年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他为尖山村老百姓办的大事小事,群众们都牢记在心。
  在尖山村各个村寨,时时可以看见王紫贤提着公文包进村入户的身影,尽管对每户贫困户家庭情况如数家珍,但他依然坚持定期与群众促膝谈心,并长期坚持周安排、日调度、微夜校工作模式,商量解决存在问题,忧民之所忧,解民之所困。
  2018年10月,王紫贤在尖山村丫口组走访中,看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40多岁的村民涂昌和正围着柴火喝酒。通过交谈了解到,涂昌和举家外出云南昆明务工数十年,妻子却意外“不辞而别”,远嫁他乡,把五个孩子留给他,家中已是一贫如洗,无奈在外地生存困难的他,只好把孩子带回老家,想想生活的不如意,便嗜酒成性,萎靡不振。
  “这样下去可不行,还是要想点办法帮一下。”眼前的这一幕,刺痛了王紫贤的心。于是,王紫贤多次来到涂昌和居住小屋,与他谈心交心,鼓舞他重拾生活信心,还按程序将该户纳入低保,帮其申请危房改造补助和东西部协作扶贫帮扶资金3万元,又帮其到农信社贷款2万元,建起了安全住房。
  在王紫贤的协调帮助下,涂昌和把酒戒了,下定决心要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太感谢王书记了。”这句话成为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村民要脱贫,产业是关键。在王紫贤的带领下,村支两委积极创办了村党支部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发展初期他多方筹措资金10万元作为部分发展资金,由合作社牵头种植100亩青花菜,示范带动。同时,他还积极主动向毕节市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汇报脱贫攻坚工作及存在困难,该局协调200万元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和3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助力龙场镇32个村(居),因地制宜种植马铃薯3400余亩、辣椒850亩,有力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是培育产业助推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这是王紫贤对发展产业的理解。
  家住尖山村克西组贫困户耿争平,种植20余亩苹果,却挂果率低,究其原因,是种植后期管理粗放所致,大有“一种了之”的思想。王紫贤多次苦口婆心地建议他做好拉枝、剪枝等后期管理工作,2019年还邀请苹果种植专家现场培训,今年的苹果挂果率一路高升。
  “真的要谢谢王书记当初的建议,不然今年又没有收成了。”耿争平说。
  王紫贤坚持“因地制宜壮产业,助力群众齐增收”的理念,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能繁母牛220头,种植苹果1600亩、核桃1200亩、马铃薯400亩、烤烟120亩、辣椒223亩、青花菜100亩。尖山村通过产业扶持,今年计划脱贫的35户贫困户中,有32户拟通过发展生产(产业)脱贫。通过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贫困群众脱贫底气更加充足。
  久困于贫,冀以小康。时下正值“大战一百天,打好收官战”决战期,王紫贤正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